怒骂联合国 特朗普发飙的底气何在?

撰文: 杭子牙
出版:更新:

特朗普(Donald Trump, 又译川普)在23日的联大演讲中怒骂联合国,联合国并未帮助他的和平努力。他质疑这个组织的目的,称其具有巨大潜力,但却未能充分发挥。联合国所做的只是写措辞强烈的信,却没有后续行动。他说,空话无法结束战争。

他还抨击联合国为试图进入美国的寻求庇护者提供援助,“联合国应该阻止入侵,而不是制造入侵,也不应为其提供资金。”他甚至抱怨联合国的自动扶梯和提词器故障,干扰了他的访问和演讲,甚至威胁称美国会对此进行调查。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他就威胁称美国要退出联合国,事实上他领导的美国在当时也曾采取类似行动,退出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巴黎气候协定及伊朗核协议等。在他的第二任期伊始又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7月又退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

2025年9月23日,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娅(Melania Trump)抵达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登上自动扶手电梯,岂料扶手电梯突然停止运作(Reuters)

很多人都抨击美国对联合国的蔑视态度,拖欠联合国会费,把联合国当成维护美国利益的工具,“合则用,不合则弃”,曾多次抛开联合国与盟友采取单边行动,军事打击或制裁某些国家。

但是,唯有他退出联合国下属组织以及9月23日在联大对联合国怒气冲冲的演讲,让不少人觉得确实很有道理。因为不管在历史还是现实世界,在解决国际冲突中,联合国都未能如人们预期,也未能如自身宪章规定的那样发挥应有作用。

致力于通过大国协商一直维护世界及人类和平的联合国,在冷战期间被美苏两大集团劫持,成为国际政治及意识形态对垒的平台。冷战结束后,它似乎仍处于半瘫痪状态。而且变得更为僵化。冷战后的几场大型国际冲突,包括海湾战争、乌克兰战争、巴以冲突和美以对伊朗的军事打击行动等,联合国都完全没有发挥任何有价值的作用。

特朗普联合国演讲,台下听众表情

特别是以色列在加沙的大规模屠杀与系统性种族灭绝行为,联合国不仅无法制止,反而成为了被以色列制裁和屠杀的对象。联合国秘书长被禁止进入以色列,联合国下属组织的工作人员也有数十人在此期间在加沙丧命。

联合国在国际重大冲突中作用的丧失,及其在大国争拗下越来越官僚化、低效化的行为让人深感沮丧。这是特朗普怒骂联合国,并得到舆论认同的一大原因。

另一大原因来自于美国内部。

联合国成立80周年,盖洛普(Gallup)9月22日公布的一份民调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联合国有存在必要,与过去十年相比有明显下降。63%则认为联合国在解决全球问题方面表现不佳;17%支持美国放弃成员资格。

从党派角度来看,共和党传统上更可能认为联合国没有必要存在。民调显示,59%的共和党受访者认为联合国没有发挥必要作用。

相对以往,美国民众过去对联合国的支持率要比现在更高,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指出,1997年的民调曾显示,有85%的受访者认为联合国在世界上扮演必要角色。

2023年10月31日,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在北部的杰巴利耶受袭的难民营寻找幸存者。(Reuters)

虽然大多数美国人仍支持美国政府为联合国提供资金,但如今35%希望维持现有水准,25%盼追加,37%表示倾向减少资金。大多数的两党支持者与独立选民都认为美国应该续留联合国,但共和党人认为美国应该放弃成员资格的显著增加,上述盖洛普调查显示,逾三分一共和党受访者认为美国应退出联合国,比20年前增加一倍。

美国是个选举社会,这样的民意变化,反映了美国孤立主义回潮的时代特征,是特朗普能二进白宫的选民基础。也让他有更充足的信心和理由,发泄对联合国的不满,拖欠联合国会费,甚至退出联合国某些下属组织。

而讽刺的是,联合国所以变得如此无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又恰恰是美国对联合国长期蔑视的结果。联合国安理会采取一致同意模式,5个常任理事国英国、中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拥有否决权,而这些国家之间也存在明显利益冲突。是他们互相博弈和计较于自身利益的结果,瘫痪了联合国的决策和执行机制。

而在此期间,美国的表现又最为突出。

以中东乱局为例,某种程度上,联合国作用的丧失,恰恰是美国在中东采取偏袒性外交政策,纵容以色列并操弄联合国的结果。反过来,特朗普又怒骂联合国能力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