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限半导体 中国控稀土 双向“绞杀”谁更有筹码
中国强硬地打出了“稀土管制”这一反制重拳,就等于是向美国“摊牌”了。不甘认怂的特朗普就想以加征100%关税相威胁的方式“掀桌子”。 他大概是忘记了,此前即便他把关税加到了145%,中国也没有后退。如今,又威胁加征100%关税,对中国的威胁力就更不值一提了。结果就是,中国非但不退,反而再一次强调“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此时的特朗普只能是找台阶下了。
这次“稀土管制”可谓是又准又狠。这次出台的管制措施,不单纯是针对向美国出口,是意在阻止世界各国所有与中国稀土相关的产品或元件进入美国,这是要彻底卡住美国的经济或制造业的命门。另外,特朗普一直企图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施压,对中国加征所谓的“二次关税”,中国此举也是意在警告相关国家,以牺牲中国利益与美国谈判,就一定会受到中美双重的打击,这是意在破特朗普的对华“关税围攻”之局。
事实上,中国大陆的出口管制立法和框架是伴随应对美国贸易战才建立起来的。2020年通过的《出口管制法》、2024年通过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是中国大陆出口管制的“基本法”。
2024年10月1日,《稀土管理条例》开始施行,代表中国大陆的稀土产业开始成为高度管控的产业领域。2024年12月3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46号令”),明确禁止(军民)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当时稀土尚不在两用物项清单范围,也就尚未纳入出口管制框架。2025年4月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公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18号令”),由此将部分中重稀土物项纳入出口管制范围,出口相关物项,需要申请获得许可。稀土元素共有17种,18号令纳入出口管制的稀土元素物项有7种(钐、钆、铽、镝、镥、钪、钇)。
因此,自2025年4月开始,中国大陆对海外(包括美国)的稀土出口就已经处于高度管控状态。结合上述46号令和18号令,意味着自2025年4月开始,中国大陆的7种稀土元素就已经被禁止出口给美国军事用户或用于美国军事用途。
但即使严控了中国大陆本土对海外(尤其是美国)的稀土出口,许多不受稀土出口限制国家的主体仍然可以在获得中国稀土产品后,利用中国技术进行冶炼加工或二次回收,再出口到美国等国。这就是没有出口管制长臂管辖必然会出现的漏洞。
此次引发轩然大波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就是为了弥补上述漏洞。商务部在2025年10月9日发布了《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61号令”)和《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62号令”)。此外,商务部还于同日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57号令,新增5种稀土元素(钬、铒、铥、铕、镱)物项纳入出口管制范围。
61号令旨在建立中国大陆的稀土域外出口管制长臂管辖,核心在于使“境外组织或个人在向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相关稀土物项时,必须取得中国商务部的许可。
通常而言,出口管制仅能约束本土的出口方,那为什么61号令能够约束身在海外的主体呢?这个制度设计其实就是模仿了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长臂管辖的一系列规定,也即,只要是含有、集成或混有原产于中国大陆的相关稀土物项(特定物项价值比例超过0.1%),或者使用中国大陆技术在境外生产或二次回收的稀土物项,那海外主体在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口前,就必须先取得中国商务部的许可,否则,这些海外主体今后将无法再获得原产于中国大陆的稀土产品和中国的相关技术。
要实现上述出口管制长臂管辖,必须以中国大陆压倒性地掌控全球稀土生产和技术为前提,而这正是在过去若干年与美国贸易战的起起伏伏中,逐渐实现的。这个过程是处心积虑的,也是冠冕堂皇的。是在中国充分了解对手的策略后,接下来的博弈很可能不再局限于半导体产业内部。既然对手将半导体产业问题泛化至地缘政治各方面,将商贸和科技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那不同层面的博弈也就次第展开。
中美“战”至今日,已经明牌了——美国手握半导体,中国手握稀土。这两张牌的威力也已经清晰化。从中国大陆侧而言,美国这几年的半导体出口管制,其实并未影响中国大陆的军事科技进步。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的军事科技进步本就无法依赖美国技术。因此美国以半导体为核心的出口管制,其实影响的是中国的民用尖端半导体技术进步和未来AI的发展。
但中国大陆的稀土管制不同。稀土作为“工业味精”不但关乎全球半导体制造,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尖端军事制造都高度依赖。中国大陆当前的稀土出口管制框架已经宣誓并锁死了稀土物项禁止对美军事出口,甚至从规则上连“许可”的例外都没有。
如果半导体和稀土分别是美国和中国进行谈判的筹码,那在今天而言,这两个筹码对各自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已经逐渐适应了美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暗戳戳搞的实体清单50%穿透规则确实给不少企业增添了新的麻烦,包括导致了诸如闻泰和安世这样中欧之间的新矛盾,但相对而言,美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影响“已然如此”,并且在未来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弱。
但就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而言,则是方兴未艾,并且直击美国军工科技和高科技制造这个最痛的痛点。要知道,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的逻辑出发点就是担忧美国的军事科技在竞争中落后。但时至今日,却带来了美国军工产业最大的危机。这种做法显然是对美国近年来在高科技领域对华限制的“镜像反制”。
美国利用出口管制,试图锁死中国获取先进制程芯片与AI技术的管道,现在,中国则利用其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反向锁定美国及其盟友在下一代运算与国防科技领域的发展基础。这标志着中美科技战已从单向的技术封锁,演变为双向的、对等的战略产业链绞杀。
半导体与稀土这两个砝码,如今的重量是完全不同的。在G2的此轮大博弈中,美国的砝码一直很重,压得中国侧很难受。但到了今天,至少可以从制度规则和可行性上讲,中国砝码的重量已经开始超过美国的砝码。
这场博弈走到今天,仍然是非对称的,只不过天平双方的地位,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如果能够理解这场非对称博弈在当前真实的状态,那对于近期即将展开的谈判,就应当有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