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G2|美国左右翼媒体共识:中国是“美国不能与之为敌”的国家

撰文: 辛立
出版:更新:

中美会晤落下帷幕,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会后自己将此次会晤称作“G2”会议。G2概念最早由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C. Fred Bergsten)在2004年提出,2008年6月他在《外交》(Foreign Affairs)杂志刊文,正式主张中美组成“两国集团”,“共享全球经济领导权”。时隔16年,特朗普重提G2。中国对于G2的提法从来都不同意,但在中美博弈正激烈的阶段由美国提出,而且是MAGA的特朗普提出,还是有不同的意义。这或许是中美博弈来到新一个阶段的符号。

而就在前几天,《大西洋杂志》(The Atlantic)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很直白,“美国正步向输掉与中国的战争”(The U.S. Is on Track to Lose a War With China),作者是美国战争历史学家奥布莱恩(Phillips Payson O'Brien)。又为这个符号有了更多的诠释。

文章的内容大抵是,特朗普和防长赫格塞思(Pete Hegseth)正在对美军进行改造,试图重塑美军的“战士”精神,并且认为,美军可以通过悍不畏死、不惜代价的“短兵相接”来击败中国。但这种“以战场为中心”的叙事方式,掩盖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文章认为,即便美国仍拥有一支能力更强、技术更先进、实战经验更丰富的军队,即便这样的美军能够在战争初期取得一系列胜利,但最终美国还是会输掉整个战争。

给出的理由是:中国拥有制造业上的绝对优势,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武器装备,而美国做不到。

《大西洋杂志》(The Atlantic)刊登了文章,“美国正步向输掉与中国的战争”,作者是美国战争历史学家奥布莱恩(Phillips Payson O'Brien)。

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文章所说的中美优劣势对比,是不是就是二战时期美国与日本的对比,只不过中国是当年的美国,而现在的美国是当年的日本。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海军的整体实力强于太平洋地区的美军,而且日本通过偷袭珍珠港的方式,占据了初期的战争主动权。即便是美军赢得了中途岛海战,一举消灭了日军的一航战、五航战,但日本依旧占有优势。

然而当美国释放出恐怖的战争工业能力后,事情很快就发生了逆转:“埃塞克斯”级航母如同下饺子一般,到了马里亚纳海战的时候,美国海军已经拥有了无可比拟的压倒性优势。反观日本,战争工业缺乏持久力,初期靠着存量,但沉一艘、少一艘,最后捉襟见肘。

文章作者显然是把当前中美之间的态势,代入到了太平洋战争的环境下。以史为镜,事实上,制造业确实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优势,尤其是“全系列、全门类”工业体系的含金量,在西方制造“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愈发凸显了出来。

西方发现了,不管什么产品,哪怕能暂时卡一会中国的脖子,但最终还是会被中国攻克技术难题。《大西洋杂志》这篇文章在细节上很多地方值得商榷,但说出了关键:在战场上,没有什么武器是“不可能被摧毁的”,强大的工业体系是中国最大的战略优势。

今年九三阅兵上,首次登上阅兵场的机械狼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央视新闻)

事实上,这次中美贸易战,可以看做是两国一场“不流血”的战争。从2018年,特朗普突然发动袭击,在关税问题上对中国不宣而战后,中国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的阶段:一开始中国很被动,在大豆、中兴等问题上吃了不少亏;但很快就依靠体量和国内市场,将形势稳定了下来,如今再反过来利用大豆、稀土问题,迫使美方暂停贸易战,寻求“软着陆”。这不就是奥布莱恩所说故事的翻版吗?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的舆论场上有不少类似的声音。比如前两天,美国《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杂志也刊登过一篇类似的评论文章,认为美国缺乏“对华开战并获胜”的条件,一旦开战,前线美军将会在第一时间遭遇灭顶之灾。

有意思的是,《大西洋杂志》是左翼杂志,而《国家利益》是右翼刊物,在当下美国政治极化的环境下,左右翼刊物难得在一件事上取得共同立场,这就足以说明,很多美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美国不能与之为敌”的国家。这种心态打破了美国人在过去几十年来积累的优越感,他们终于知道,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美国做不到“例外”,只能老老实实地和对方进行对等谈判,才能保障自己的地缘利益。

这种心态的转变,对接下来中美博弈还是相当重要的。左右翼媒体都认为,美国的对华军事冒险都不可能获得成功,也就是承认了中国已经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大国博弈中,“不战而胜”是为最高境界,而中国做到了,这还是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好战”的美国身上取得的成就。

在中美釜山会晤后,特朗普喊出了“G2”,中方是不可能接受“G2”的,而是以“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回应,直接戳破其霸权逻辑。北京态度很清晰:未来的中美互动仍将基于对等原则,而非复刻以往的霸权模式。但,特朗普喊出了“G2”,客观上是中国这一段“战役”的一项成就,这是历史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