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事关日本何事? 日本借协防美国生事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国会答辩中谈到台海局势,称如果台湾发生突发事态,有可能成为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她还列举了中国可能控制台湾的手段,指“可能是简单的海上航道封锁、使用武力,或是网络宣传。有很多种可能的情况”,“政府将根据所有讯息以及实际发生的每起事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像在海上排成一列的民用船只这样的阻挠行为不太可能构成“存亡危机事态”,“我认为,如果是在战争状态下的海上封锁、无人机飞行,并伴随其他情况,那就可以用不同角度来看待”。
高市早苗是第一个以在任首相身份回应将介入中国统一台湾进程的日本首相。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早在2021年12月曾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称中国大陆若武装入侵台湾,将对日本本土构成严重威胁。彼时安倍晋三并不是在任首相,而是卸任首相。
从安倍晋三到高市早苗,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对日本而言,已经不是台面下的操作,而是摆在了桌面上的课题。
不少声音认为之所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是因为一旦美国介入台海冲突,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必然要协防美国。届时日本本土可能会被置于中国大陆的反击之下。
毕竟,和其他小国可以在中美之间中立不同,中美关系越紧张,日本越没有空间中立,美国会紧紧抓住在军事上有短板的日本,绑定美日。如果美国介入台海,日本只有跟随美国介入台海这一条路可选。近年来美国在菲律宾和日本部署中远程导弹,就是为了应对可能的台海局变。日本不得不考虑到中国可能攻击日的本土或者军事基地的可能性。
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日本的确有因为美日同盟关系而卷入台海局势的风险。但问题是如果美国不介入台海,台海有事日本就无事吗?日本会选择不动吗?
日本之所以认为台湾有事将造成日本有事,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原因是台湾有事,对日本来说是坏事。
中国如果统一台湾,必然引发地缘政治的变动,中国将控制东海南海台海等大部分海域,这对于外贸立国的日本是一种隐患。一旦中国封锁海峡,将影响正常的航运,进而影响日本的经济。台湾的地缘战略意义十分重要,这同样也是日本1895年在《马关条约》中要求清廷割让台湾澎湖的原因。
中国海峡两岸分治的现状某种程度上符合日本的利益。中国统一台湾,让日本以台湾分治为现状维持的贸易格局和出海格局受到了挑战。日本适应的是中国没有统一时候的地缘和海洋状态,不熟悉的是统一之后的态势,因此必然关切台海局势。
问题就在这里,日本对中国不统一习以为常,不代表这就是合理的。一个以台湾分治的不正常状态谋取利益的国家,必然会伴随中国统一而结束自己的不正当所得。
政治的顶峰太过狭窄,窄到根本容不下两国。日本不可能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既得利益流失,不可能什么也不做空看流云落花,不可能主动去习惯中国统一之后的全新地缘政治格局。
日本过去长期是亚洲第一大经济体,这样的定位使得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日本处处感到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中国崛起看似挑战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实际上在亚洲,日本的地区经济霸权首先受到削弱。中日高铁在东南亚的争夺就是鲜明的例子。中日之间不只是政治外交的较量,更是切实经济利益的争夺。日本强烈反华的2010年前后,是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的关键节点,日本无法接受中国超越日本的现实。
即便中国在统一之后会恢复台海的风平浪静,日本愿意相信中国不阻拦航道不阻挡日本海上利益的政治诚意吗?即便中国愿意做,日本也不一定愿意相信。
维持两岸分治符合美国和日本的利益,这是两者的利益契合点。不存在日本被动协防美国。日本某种程度上更希望美国介入台海阻止中国统一。
高市早苗所谈的“存亡危机事态”是日本2015年通过《安全保障法制》时的新增规定,意指即使日本没有遭到直接攻击,但美国等与日本密切相关的他国遭到武力攻击,进而形成“威胁日本国家存亡、明显从根本颠覆国民生命与权利的危险状态”,是日本自卫队可行使受限的集体自卫权要件之一。当时修改法律是日本突破战后军事限制的一环。并不是专门为了协防盟友而采取的措施。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第一次上台后多次提出美日安保条约是美国单方面保护日本,安倍晋三等日本领导人后来以《安全保障相关法》为由头来答复美国,大意是美日同盟是互相保护的条约。从时间先后顺序看,日本并不是为了回应特朗普的关切而专门制定了《安全保障相关法》。
一旦美国不介入台海,相当于默认中国统一,默认中国在西太平和亚洲的海上存在。对美国来说是从全球霸权退守美洲和大西洋,是部分利益受损。但对日本来说,美国无力庇护盟友,日本将完全暴露在中国的火力之下。日本的损失要绝对大于美国。日本不能接受美国在中美对垒中失败,更不愿意看到美国在同中国对抗时畏缩不前。在台海问题上,日本很可能是怂恿美国出手、积极协防美国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