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中期赚1.5亿 主席黄建业料楼价升3至5% 倡放宽投资移民
美联集团(1200)今日发表楼市前瞻及中期业绩。美联表示截至6月30日收益录得约25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1.5亿元,2024年同期则录得应占溢利约1.7亿元。
另外,美联集团主席黄建业表示,宽减印花税、息口回落、租金破顶及供应见顶等利好因素“四箭齐发”,“砖头文化”复现,相信利好因素将继续为物业交投带来支持,预期今年楼价有力回升3%至5%,并预计一手成交创纪录新高,上调全年二手成交预测至4.5万宗,创4年新高。其次,他建议施政报告可推出“中港跨境购房通”,刺激国内投资者入市。以及考虑全面放宽投资移民至购买任何楼价的物业,楼价全数计入投资额,以鼓励置业投资移民。
美联集团最新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截至6月30日止年度,收益录得约港币25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港币1.5亿元,2024年同期则录得应占溢利约港币1.7亿元。集团表示尽管业绩期内未有重大楼市政策变动,惟本中期业绩仍见稳健,主要得益于本集团强韧而且灵活的业务模式,以及集团把握香港楼市新趋势的能力。
另外业绩期内,集团持续录得盈利,虽然盈利较去年同期减少,但是对比2024下半年却出现增长。
利好因素“四箭齐发” 楼价逐渐“走出谷底 重返升轨”
美联集团主席黄建业同时发表对今年楼市的前瞻,他指出,上半年香港虽然一度受到贸易战的冲击,楼价持续沉底,但是股市表现活跃,IPO集资额冠绝全球。更重要的是出现宽减印花税、息口回落、租金破顶及供应见顶等利好因素“四箭齐发”,为楼价迅速找到支持位,逐渐“走出谷底,重返升轨”。首先是特区政府于年初的“财政预算案”提出将百元印花税扩展到400万元以下物业,降低置业成本,吸引买家购入细价楼,并抵销美国发起贸易战的负面影响。
新盘高库存问题缓和
与此同时,一直困扰本港楼市的高库存问题有缓和的迹象。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累积货尾量约为20,239个,环比下跌约3.2%,而且更连跌6个月,累减约12.5%,创出2023年8月后的2年新低。新盘热销,去货极快,新供应料将逐步减少,预计未来供应数字有望跌穿10万伙水平,有利楼价平稳向好。
租金是带动楼市的另一重要推动力。据美联“租金走势图”7月份以实用面积计算的私人住宅平均呎租报约38.55元,环比上升约0.65%,不单连续6个月录得升幅,并创出历史新高;推动置业自住需求,亦刺激投资需求,为楼市提供持续上升动力。
楼市现3大新格局 港人购买力擡头 入市信心恢复
黄建业认为,以上因素不单为楼价带来支持,更令本港楼市出现新的格局,首先是细价楼主导大市。今年首7个月600万或以下一手私宅成交量超越6,200宗,占比首次超越5成水平,同创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后新高。第二整体住宅物业呈“量升额跌”,反映今年较早前楼价下跌,亦是因为上半年的楼市是由细价楼带动的缘故。
第三,本地港人购买力擡头,综合土地注册处注册个案,按已知买家姓名作分析,今年首7个月本地买家(以买家姓名的英文拼音鉴别)占个人买家于香港楼市一手私宅注册量额比率达到66.8%,自2022年后首次回升,并重越50%的水平(见图)。
港人信心迅速恢复、料全年楼价上升3%至5%
黄建业认为,本地港人的购买力重新擡头,反映他们对后市的信心正在迅速恢复,“砖头文化”的价值复现,趁楼价处于低位积极入市。下半年美国很大机会减息,令低息环境有望持续,有助提振港人的入市意欲,为后市带来支持。楼市“云开见月明” 全年料“价量齐升”
黄建业预期全年楼价将出现约3%至5%的升幅。升幅高低视乎新一份《施政报告》的内容,以及美国与香港的息口走势。相信全年将重现“价量齐升”,楼价上升可进一步刺激成交。
倡放宽投资移民客购买任何物业、推出“中港跨境购房通”
黄建业强调,虽然楼市已扭转形势,惟利淡因素仍有机会擡头,特别是失业率回升,加上短期房屋供应充足,库存压力仍存,相信楼价未有大幅上升的空间。黄建业认为楼市上升的最大动力,一定是推动经济发展。不过,本地的零售、饮食、旅游等消费支柱仍面对重重挑战,须得到政策及税务扶持,为未来发展增添动力。只要各行百业兴旺,才是对楼市的最重要支持。
黄建业又指出,近来不少人士建议《施政报告》持续推出扶持楼市政策。当中最有实现可能的为“中港跨境购房通”,料可刺激国内投资者及新香港人的入市意欲,结合踊跃入市的本土港人,将为港楼带来旺盛的购买力。黄建业建议《施政报告》可考虑全面放宽投资移民至购买任何楼价的物业,楼价全数计入投资额,以鼓励置业投资移民,为香港带来资金,简单化移民政策亦有助吸引高质人才,利好香港长远发展。
建议交易完成后才缴付印花税
黄建业的另一建议是,恢复旧有的印花税缴付方式,即交易完成后才缴付印花税,让置业人士有更大的弹性来运用资金,有助减轻短期资金压力,即使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相关交易最终未能完成,买家亦不必因为已缴印花税而承受更多的损失,从而带动成交。由于现时物业投机活动极少,相信放宽不会出现炒风。此外,亦有市场人士建议,将百元印花税扩展到600万元以下物业,如果落实亦势必有助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