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渔民捕到「水中大熊猫」韩江鼋 为古老物种已有1.75亿年历史
撰文: 盛昀
出版:更新:
据《潮州日报》报道,潮州市渔民于9月16日在韩江潮州市区段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韩江鼋,这也是近年来韩江流域发现的第6只韩江鼋。9月19日上午,当地工作人员将韩江鼋送至潮州韩江鼋、花鳗鲡市级自然保护区内放生。
据了解,9月16日晚,潮州渔民在韩江市区段收网时,发现网中有一只形似“大甲鱼”的生物,与韩江鼋非常相似,渔民立即将该生物解救上船,用大水桶进行养护,并迅速联系市海综支队。
该支队接报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联系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院及南海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到场协助鉴定。
经专家鉴定,该生物是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韩江鼋,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身长45厘米,宽35厘米,重11.8市斤,健康状态良好。
据《红星新闻》,据了解,鼋是淡水龟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白天隐于水中,常浮出水面呼吸,夜间在浅滩处觅食。
鼋是—种古老生物,迄今已生存1.75亿年,在自然界的数量远比大熊猫少,故有“水中大熊猫”之称,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鼋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和韩江水系。
有专家表示,鼋在《西游记》中被提到,“通天河老鼋”。鼋是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高,需要水体清澈、水质良好,且有一定面积沙质清洁的沙滩环境。鼋在整个珠江流域及中国南部地区水系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角色,被视为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