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涉诈骗700万被拘 承诺“包入职”国企致上百学生受害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左某某涉嫌以“包入职”国企、学历提升等为由,诈骗上百名学生及家长超过700万元,近日被娄底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此案曝光后,受害者、亲友及同事震惊不已,质疑这名二十余年教龄的“知心老师”如何沦为诈骗主谋。校方承认管理疏漏,表示将严查类似行为。
据报道,2024年初,37岁的王凯收到左某某微信,称可推荐湖南省内国企稽查岗,带编制,需支付24万元“好处费”。左某某自称拥有就业资源,承诺入职后年收入可达20万元。王凯因厌倦现有工作,视此为“难得机会”。在左某某办公室,他签下“培训合同”,支付12万元定金,余款待入职后补齐。为取信王凯,左某某安排“成功入职”的同学通话,实则由其丈夫朱某扮演。
类似经历并非个例。2025年初,唐松杰和汪飞分别支付40万和50万元,期待入职国企稽查岗。左某某一再推迟入职时间,两人最终蹲守其家要求退款或兑现承诺。8月27日,左某某被警方带走,受害人才意识到遭遇骗局。截至目前,受害者群聊显示受骗人数达120人,涉案金额超700万元。
左某某在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任辅导员20余年,以“热心”、“朴素”形象深得学生信任。她常走访宿舍、关心就业,学生亲切称其“左左”。即使毕业多年,许多学生仍与她保持联系。受害者回忆,左某某利用这份信任,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发布“国企内推”、“学历提升”信息,诱导学生支付高额费用。
左某某的丈夫朱某被指是诈骗同谋。他扮演“国企领导”“成功入职者”等角色,配合左某某编造入职流程,包括“体检”、“调函”、“领导饭局”等。她还展示盖有“湖南某国企”及学院公章的文件,增强可信度。受害者后发现,这些文件多为伪造,朱某名下公司也涉诈骗行为。
据知情人透露,朱某毕业于同一学院,无显著背景,毕业后从事机械操作工作,后与左某某结婚并创办“咨询公司”,从事学历提升及工作安排业务。8月28日,朱某公司更名并变更法定代表人,试图规避责任。目前,朱某已被警方传唤,但尚未确认具体情况。
受害者家长质疑,左某某利用辅导员身份获取公章,学校管理存在疏漏。学校学生工作处袁姓负责人表示,左某某已被停职,学校此前未察觉其违规行为。对于公章问题,“国企专用章”确定为假,学院公章真伪待查,可能涉及流程漏洞或伪造。
袁姓负责人坦言,学校难以监控辅导员的个人账户及社交行为,监管存在局限性。他同时认为,学生明知违规仍支付费用也有责任,校方对此“深感痛心”。学校已召开多次会议,计划加强辅导员管理,杜绝类似事件。
受害者陆续向娄底市公安局氐星分局涟滨派出所报案,警方确认左某某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调查中。受害者如王凯、唐松杰等人表示,左某某的承诺让他们错失其他就业机会,经济损失严重。他们要求退款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