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写真馆陷阱|数百元拍BB相变买5万元会籍 想追讨店家已走佬
说起一生爱出片的深圳年轻人,十个当中有八个应该都拍过写真。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写真”两个字,个人写真、儿童写真、生日写真、汉服写真……细致的类别基本满足大部分人群需求,套餐价格从一两百元(人民币,下同)到两三千不等,里面包含的服务更是一目了然。
可就在写真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却还是有人吃了写真馆的暗亏,小红书上的写真馆避雷帖更是层出不穷:
“198的套餐,最后加了五六千的片才被放过”
“合理怀疑,深圳写真馆都是杀猪盘”
“没想到人生第一次网贷,是因为拍写真”
不由让人好奇,都2025年了,为什么这些熟悉的摄影套路仍能骗到深圳人?
洗脑式营销+肆意加片 这届深圳人被写真馆坑麻了
没有一个人能顺利逃出写真馆,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距离被写真馆“诱导消费”已经过去了一段日子,小林提起这件事仍是一肚子气:
没想到现在写真馆的套路这么深,真的是恶心到家了。
在香港上班的小林周末常来深圳玩,前段时间想着很久没拍写真了,就在网上定了一家评价还不错的写真馆,重点是价格很便宜,两百多可以拍两套服装。
店铺位于南山信和购物广场的负一楼,给小林的第一印象就不怎么样:
装修环境比较老旧,有些地方没整理很乱,也没有正经的招牌。
直到后来小林才知道这家店臭名昭著,改了很多次名字,才不敢挂招牌。
【相关文章】人妻拍汉服写真即场借贷$2万 表明患精神病退款被拒 网民轰黑店(按图放大浏览)
到店后,一位被称为艺术总监的人接待她,给她介绍店内提供的各种风格照片及价格,并表示两百多的套餐只能拍范围很小的风格。小林当下就对这种事前不说好的行为很反感,但也自我pua一下,觉得也很合理,毕竟套餐这么便宜。接着对方滔滔不绝地介绍各种正价套餐:
什么3000块套餐可以3套,5000块又怎么样,还有一万多的套餐。
上次拍写真还是十几年前的小林瞬间被“天价写真”吓到,并连声婉拒。可是对方并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反而从关心小林的生活工作到展示其他顾客的好评体验,最后拿出专属优惠的杀手锏,单方面输出了快两个小时,直到小林以午饭时间到,才放她离开。
如果说第一家写真馆的套路直白粗暴,那么第二家写真馆的套路简直和杀猪盘一模一样:
先获取猪的信任,再杀掉。
小林看中的第二家写真馆在南头古城附近,吸取了第一家写真馆低价营销的教训,小林便先购买好一千出头的正价套餐,想着等到店拍摄时坚决不花一分钱。
据了解,该套餐风格不受限制,可以拍两套,拍完送12张底片+7张精修。刚进门没多久,对方就表示可以免费送小林一套,即拍二送一,于是小林选了日系、复古、港风三种风格。
整个拍摄过程还是很舒服的,化妆师小姐姐很可爱,摄影师很专业,会热情指导我拍摄动作,最后出来的成片也很满意。
但是到了选片这一步却隐隐有些不对劲了,在小林看来,筛选过程应该是先剔除废片或者不好看的照片,接着进一步筛选不同角度照片,最终精选到套餐包含的数量(即12张)。结果在筛掉还剩100多张的时候,工作人员没有问小林的意见,以“一张底片80,一张精修200”的标准,算出了8000多的总价格。
我去淘宝店精修一张可能才十几块,他们家直接贵了好几倍,我怎么可能花8000就为了拍个照。
见小林不上当,店长立刻开始套近乎,一会说这原本是一万多的价格,现在8000很划算了,一会又说下次进店可以免费送两套服装,还送500的指定化妆师和500的指定摄影师的资格……大概是脸皮薄的原因,小林虽然内心很不舒服,但和对方沟通时仍保持了礼貌,没想到反而让对方得寸进尺,挖空心思想要攻破小林的防线,一个小时过去了,对方主动价格压到了3000多元。或许是受够了店长、销售的语言轰炸,加上拍摄照片确实很好看,小林最终还是松口付了钱。等到逃离选片室的小空间,理智渐渐回笼,再覆盘拍摄过程的细节话术,小林才觉得悔不当初。
拍写真的血泪教训:交钱容易退款难
随着写真这门生意越来越红火,一不小心掉入低价套餐引流、选片套路陷阱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愤怒的小林最终把这段个人经历和商家套路发布在了小红书平台,翻看留言区才发现,遭遇写真馆杀猪盘骗局的人不止她一个,有人甚至被诱导加片花了五位数的高价。
对于这些受害者来说,损失的不仅是大额的金钱,对他人的信任,还有巨大的精神压力。几年前,家住龙华的全职妈妈李欢刚生孩子不久,附近的儿童摄影馆不知从哪儿获取的个人讯息,给她打电话推荐满月照。一开始她只算花几百块简单拍几张作为纪念,到现场后发现提供的服装质量特别差,于是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花钱升级为VIP客户,预算也从几百块变成了几千块。
选片的时候她们一个劲地夸我宝宝好看,说删掉很可惜之类的话,还劝我把照片做成相册。
当李欢表示身上钱不够时,工作人员立刻教她如何用信用卡、花呗支付,只要她一表现出犹豫,对方便用各种天花乱坠的话术给她洗脑。
最后稀里糊涂间李欢就贷款5万元办了该门店的终身会员,以后无论是孩子的成长照,还是家庭照,全部免费。等李欢回到家告诉丈夫后,才意识到被骗了。5万块对于李欢的家庭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字,他们一家人去店里闹过,也拉过横幅,找记者曝光过,门店方表示合同白字黑字写得很清楚,就是不愿意退款。
那段时间李欢心力交瘁,丈夫的埋怨加上长期不理想的维权过程,导致李欢确诊了抑郁症。之后她再次经过那条街,才发现门店早已换上新的招牌。维权彻底成为了泡影,李欢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进任何一家写真店。
这件事发生后,更让李欢伤心的是他人的误解,曾有亲戚说她要是不去贪小便宜,就不会上这种当。李欢感到百口莫辩,她承认自己耳根子太软,不会拒绝人:
但我当时只想拍几张照片而已,几百块肯定够了,他们的架势分明是不骗到钱不会放过我的。
李欢的经历并非孤例,不少陷入两难境地的消费者最后只得无奈妥协,而这也让越来越多写真馆有持无恐,背后消费者的愤怒和失望情绪却无人在意。小林也有某个瞬间想过找对方退款,但考虑到香港往返深圳的时间成本,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而且怎么说呢,当时也算是我自愿付款的。
另一方面,小林发布的避雷帖热度上升后,写真馆商家很快找上门来,希望用全额退款换取删掉帖子,小林果断拒绝对方:
帖子的存在可以帮助大家少踩坑,也算是给这个乌烟瘴气的写真市场一个警告。
在深圳还能拍到不坑人的写真吗?
相比于以拍证件照为主的老式照相馆,写真馆其实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门网红经济,主要集中在有拍摄需求的年轻女性上,通常提供各种精美的服装和专业的妆造摄影,适合发精修九张图的朋友圈。如今,拍写真也不仅仅局限于重要的节日,而是变得更加日常化,入职要拍职场照,生日聚会要拍生日照,闺蜜关系好要拍闺蜜照,最近流行XX就拍XX风格……年轻人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走进写真馆。
既然写真市场这么红火,为什么写真馆非得要做一锤子买卖?各种套路把口碑搞坏了,生意还能做下去吗?曾有写真馆的内部人士表示:
深圳的写真市场早已饱和了,竞争多了为了抢客源,自然什么招都能出,而且现在很多写真馆销售都是以前的影楼工作室转型来的,话术也基本差不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低价营销,曾经两三百左右的单价,现在已经卷到了99、128的团购套餐,只要将客人引流至门店,剩下就是靠销售人员的巧舌如簧。
否则根本覆盖不了人力水电成本。
至于为什么这些商家会有“坑一个是一个”的心态?其实和写真馆本身的低复购率有关。一般而言,很少有消费者会将所有风格都体验个遍,最多体验四五个场景,之后便失去了新鲜感,加上这些写真馆在服装、布景和妆造风格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并不会非某家店不可。这也就意味着,同一个消费者可能在不同的写真馆踩不同的坑。
更何况,即使写真馆负面讯息被发到了社交平台上,所产生的影响也有限,反正好评是可以刷的,避雷帖是可以让对方删除的,实在不行还可以换个马甲继续营业,总有无辜的消费者走入他们层层包裹的陷阱里。
95后的小李,曾在一家摄影机构担任摄影师多年,如今转为自由职业者,主要通过小红书接单。他直言:
把所有写真馆一棒子打死并不公平。虽然很多店确实存在套路营销、层层加价的问题,但只要你明确拒绝,大多数陷阱其实是可以避开的。
在他看来,无论哪个行业,销售行为本质上都是通过“话术包装”来促成交易。而有些套路之所以能轻易得手,是因为手段太过高明,普通消费者很难第一时间识别其中陷阱。针对写真馆的选择,他更建议选择天真蓝、海马体这类全国连锁品牌:
明码标价,有完善的售后体系,一旦出现问题也比较好维权。
如果是不熟悉的写真馆品牌,他建议:
先上小红书查查这家店的真实口碑,看看是否有过负面经历或套路痕迹。
同样是给年轻人拍写真,小李能理解写真馆对于客流获取和门店运营的焦虑,但不认可用套路去骗客户:
现在的年轻人消费观念不同以前,愿意为品质买单,只要你能提供专业、真诚、独特的服务体验,并不介意多花点钱。
套路营销、诱导消费、不给底片、强制加价……这些被反复曝光的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与信任,也在不断蚕食整个写真行业的口碑和未来。毕竟摄影本该是一场人生美好瞬间的记录,而不是被套路的消费。
应受访者要求,以上人名皆为化名。
【本文获“深圳派”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best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