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卷到田园:年轻人辞职回乡种地 有人弃50万年薪种奇异果

撰文: 唐雪艳
出版:更新:

近年来,“前脚踏出办公楼,后脚扎根田间地头”, 年轻人辞职回村种地的话题冲上抖音热搜,播放量超10亿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种地”也曾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朱永通将无人机带到了采摘基地。(南方号)

“想回家种地了”,是朱永通的口头禅。2022年,他回到广东肇庆市金渡镇,成立了肇庆市乡水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种植番石榴,还把无人机、智慧感知系统等新兴玩意带到了村里传统的采摘基地。

不少村民出门擡头一看,会发现他的无人机正在给果树洒营养液。

汤鑫晨拍摄种植果树的过程,展示果树的成长、乡村风景和农民的劳作(成都农业)

在四川邛崃的叶绿体生态农园里,放弃了50万人民币年薪回家种地的汤鑫晨,则迎来了她的奇异果大丰收。

她还利用自己在四川大学计算机系学到的知识,为全村的207个小果园进行了分类分级,建立了完整的种植信息库,方便采购商上门采购。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返乡创业青年突破1500万,其中农村创业带头人100万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回家种地”早已不是最后的退路,而是有着乡村振兴政策支持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