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信“特别福利活动” 上海6蔚来车主惨遭销售诈骗逾160万元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近日,上海市民严女士向陆媒揭露了她在购买蔚来汽车后,参加一项“特别福利活动”而遭遇诈骗的经历。半年内,她和同市其他五名消费者向一名销售人员转账超过160万元,但一个月后发现这实际上是一场骗局。目前,该销售人员已被判处十年三个月监禁,但至今诈骗款项未得到退还。周四(20日),蔚来公司最新回应指,会垫付用户损失后继续追偿。

严女士回忆,2024年3月,她在南翔印象城的蔚来销售店购买了一辆ES6型号新能源车,并于4月提车。11月初,该销售人员严某告诉她有一项额外的优惠活动,可以为其他车主垫付车款,日后由蔚来公司返还,并且承诺会得到利息奖励。

车主严女士。(新闻晨报/新闻坊)

严女士的描述指出,严某在与她及其他消费者进行交谈时,表示这项活动旨在促进蔚来汽车的销量,并说明资金会从蔚来公司的账户直接返还给他们。对方的说辞让她和其他消费者信以为真,尤其是在严某身著蔚来工作服并在蔚来交付中心的VIP休息室签署相关协议的情况下。

严女士最终将26.7万元的款项汇入了严某指定的账户,期间她甚至收到了超过3万元的“利息”,但本金却始终无法追回。由于收到了盖有蔚来公章的协议,这进一步增强了她的信任感。

盖有蔚来公章的《付款证明》。(新闻晨报/新闻坊)
盖有蔚来公章的《付款证明》。(新闻晨报/新闻坊)

然而,当严某在去年11月底失联后,事情开始恶化。随后,严女士报警,警方最终逮捕严某,并确认其诈骗金额超过160万元。嘉定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其十年三个月有期徒刑。

严女士认为,这名销售人员在诈骗期间是蔚来的正式员工,因此应承担公司管理上的责任。对此,蔚来公司却表示这是个人行为,让严女士感到心寒。

严女士收到的相关回复。(新闻晨报/新闻坊)

蔚来的用户体验官贺晓敏也表示,这是个人诈骗行为,并提到公司对于公章的使用有严格流程,强调可能存在伪造的风险。不过,法院的判决书并未对公章是否伪造进行认定,这也让问题的真相变得更加模糊。

律师指出,是否需要追究蔚来公司的责任将取决于该协议的公章真伪。如果该公章是按照公司流程加盖的,那么蔚来应承担相应责任。此外,他还建议蔚来公司应加强对购车优惠政策的透明度,让消费者能够了解内部优惠信息,以防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周四,蔚来汽车回应表示,公司前销售顾问严某某因诈骗行为被依法判刑。经调查,该员工通过捏造事由、伪造公司证明文件,并诱导用户将款项转入个人账户等方式实施诈骗,该行为属于其个人故意犯罪,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在获悉相关情况后,公司已立即将涉事员工开除,并第一时间向受影响用户表达了深切歉意,全力协助受害用户报案,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完成案件调查和追赃挽损工作。“我们将持续完善内部管控与监督机制,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回应称。

其回应表示,蔚来始终将用户利益放在首位,目前,公司已与本案受影响用户完成协商并达成一致方案。为最大限度减少用户损失,公司决定对因此案遭受损失的用户进行先行垫付,公司会继续向涉案人员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