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风?天文台:广阔低压槽上或有低压区发展 较可能移向华南沿岸
【打风/天文台/HKO/风球/移动路径/周末天气】踏入9月,热带气旋又再度活动。天文台今日(2日)上午在预报中指出,预料本周后期在南海中北部至吕宋附近的广阔低压槽上,可能有低压区发展,但其发展和路径存在变数,较大机率于下周初移向华南沿岸,九天天气预报颢示,预测下周日(7日)稍后骤雨较多及有狂风雷暴,下周一及二(8及9日)间中有骤雨及几阵狂风雷暴,不过风力暂见最高5级。
天文台又指,现时位于西北太平洋菲律宾以东的低压区,会在未来一两日稍为发展,大致移向日本以南海域。内地中央气象台指出,除了该两个低压系统,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可能还有一至两个热带气旋生成。会否出现四旋共舞?
酷热天气警告现正生效 天文台中午发出雷暴警告
受高空反气旋影响,未来数日广东沿岸天色大致良好,持续酷热,但高温触发的骤雨及雷暴亦会影响该区,骤雨正影响南海北部及广东沿岸。天文台12时49分发出雷暴警告,有效时间至今日下午2时30分,预料新界西部有局部地区雷暴
酷热天气警告现正生效。正午时分新界多处地区气温上升至33度左右,上水升至35.9度,附近大大陇升至34.8度,天文台尖沙咀总部升至33.1度。
明天的天气:日间酷热 部分时间有阳光及有一两阵骤雨
天文台预测明日(3日)微风2级,日间酷热,市区最高33度,部分时间有阳光,有一两阵骤雨;周四(4日)市区最高34度,大致天晴,仍然闷热,吹东南风2至3级,稍后局部地区有骤雨;到周五(5日)部分时间有阳光,有几阵骤雨,局部地区有雷暴,日间酷热,最高33度。
周末天气:周六天晴酷热 周日稍后骤雨较多及有狂风雷暴
天文台预测周六( 6日)市区最高34度,大致天晴,稍后局部地区有骤雨;下周日(7日)天气变化大,吹东至东南风4级,稍后离岸间中5级,大致多云,有几阵骤雨,日间短暂时间有阳光,最高32度,稍后骤雨较多及有狂风雷暴。
下周日深夜至周一凌晨(7至8日,农历七月十五至十六)本港上空将出现月全食天文奇观,料以当日天气,难以看到此天文奇观,下一次在香港可以观看到的月食将会是2026年3月3日,同样是一次月全食。
▼2021年5月26日“超级血月”月全食▼
菲律宾以东低压区日内先发展 大致移向日本以南海域
未来数日前往日本市民注意,天文台今日在预报中提及,现时位于西北太平洋菲律宾以东的低压区,会在未来一两日稍为发展,大致移向日本以南海域。中央气象台亦指,当前菲律宾以东洋面有热带扰动活动,将于未来24小时内加强为热带低气压,未来48小时内有可能发展为台风(指热带风暴级或以上),其路径向偏北转偏东移动,趋向日本南部沿海一带,周三至四将影响中国东部海域。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9月2日对移向日本以南海域低压系统预测▼
中央气象台预测再有一至两个热带气旋生成 四旋供舞?
料本周后期在南海中北部至吕宋附近的广阔低压槽上可能有低压区发展,但其发展和路径存在变数,较大机率于下周初移向华南沿岸,该区骤雨增多及有狂风雷暴。内地中央气象台也提出,本周四以后南海将有热带扰动活动,未来可能发展为热带低气压或台风(指热带风暴级或以上),此外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可能还有一至两个台风(指热带风暴级或以上)或热带低气压生成。连同将移向日本南部沿海的一个,即可能出现四旋供舞。
电脑预报分歧大 AI人工智能“风乌”预测“打孖”横过南海北部
不过在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显示,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传统电脑预报系统及AI人工智能预报结果仍有较大分歧,有的“暂未有料到”,有的预测只会是一个较弱低压系统,而近期预测较准绳的AI“风乌”则料会是成熟的热带气旋,而且会“打孖”横过南海北部,由周六(6日)开始影响香港,第二个甚至会在本港登陆。不过天文台多次指出,有关预测结果由电脑直接输出结果,未经科学主任人手调整,会有较大差异。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9月2日对南海低压系统预测▼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盘古”9月2日对南海低压系统预测▼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伏羲”9月2日对南海低压系统预测▼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AIFS”9月2日对南海低压系统预测▼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9月2日对南海低压系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