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风/天文台/HKO/明天的天气/台风/移动路径】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的一个热带低气压昨晚(1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命名为“海鸥”(Kalmaegi,朝鲜提供名称),料将向西横过菲律宾中部,日内进人南中国海中南部,趋向越南中部,增强为台风至强台风,天文台料不会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内。
不过,内地中央气象台今日(2日)在预报中指出,预计本周后期西北太平洋面上将另有个一个热带气旋生成,并可能影响南海海域及华南沿海地区。传统电脑及AI人工智能预报显示,该热带气旋下周中将移至本港之东南约400公里,后受东至东北风“突袭”而消散或转向东北移至台湾一带,对本港料影响不大。另有预测不入南中国海,会在菲律宾以东海域转向北移动。
热带气旋“海鸥”将逐渐增强,横过菲律宾中部,再进人南中国海中南部,趋向越南中部。天文台预测其会增强至强台风级别。(天文台图片) 天文台11月2日下午14:00更新热带气旋海鸥的预测位置和强度预测。(天文台图片) ▼10月18日 石澳泳滩有较大风浪▼
天文台料海鸥向西移向越南中部 周三达强台风级别
今日正午12时,热带风暴海鸥集结在马尼拉之东南偏东约1,440公里,预料向西移动,时速约22公里,移向菲律宾以东海域并逐渐增强。
海鸥今日下午2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90公里,升级强烈热带风暴。天文台预测移动路径图显示,海鸥将续向西移动,日内横过菲律宾中部,周三(5日)早上以台风级别进入向中国海中南部,下午增强为强台风,中心风力达到每小时155公里。其后向西北移动,中心风力再上升至时速165公里,周五(7日)“立冬”登陆越南中部。
热带气旋“海鸥”将逐渐增强,横过菲律宾中部,再进人南中国海中南部,趋向越南中部。内地中央气象台预测其会增强至强台风级别。(中央气象台图片) 热带气旋“海鸥”将逐渐增强,横过菲律宾中部,再进人南中国海中南部,趋向越南中部。台湾中央气象署预测其会增强至强台风级别。(台湾中央气象署图片) 各东亚官方气象机构对海鸥移动路径一致,只对其强度稍有分歧,内地中央气象台及台湾中央气象署也料会增强至强台风,而日本气象厅及韩国气象台则料只达台风级。
此外,一个低压区正为越南中南部以东海域带来不稳定天气。
热带气旋“海鸥”将逐渐增强,横过菲律宾中部,再进人南中国海中南部,趋向越南中部。日本气象厅预测其会增强至强台风级别。(日本气象厅图片) 热带气旋“海鸥”将逐渐增强,横过菲律宾中部,再进人南中国海中南部,趋向越南中部。韩国气象厅预测其会增强至强台风级别。(韩国气象厅图片) 中央气象台:一个热带气旋本周后期西北太平洋面上生成
根据各个预测,海鸥不会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根据天文台的预测,周四(6日)下午最近香港,料在本港以南约950公里掠过。
然而,中央气象台预计本周后期西北太平洋面上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并可能影响南海海域及华南沿海地区。
▼10月20日下午3号风球发出前 市民及游客海旁打卡▼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料逼近本港400公里后遁走台湾并消散
传统电脑预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2日经过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吕宋海峡,进入南中国海中北部,后向西北移动,14日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料受到南下的东北季候风影响,将转向东北移动,移向台湾方向并消散。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传统电脑预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4日将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后转向东北移动往台湾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1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传统电脑预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4日将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后转向东北移动往台湾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2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传统电脑预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4日将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后转向东北移动往台湾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3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传统电脑预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4日将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后转向东北移动往台湾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4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传统电脑预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4日将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后转向东北移动往台湾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5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AI“伏羲”料会进入本港400公里范围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盘古”及“伏羲”对该热带气旋的预测移动路径,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相似,但料热带气旋会提前约两日进入南海中北部。“盘古”预测其会在12日下午在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减弱并消散,而“伏羲”则料其会在11日下午进入本港400公里范围,但其后也会“魂断”本港东南约300公里海上。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盘古”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2日将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09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盘古”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2日将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0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盘古”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2日将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1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盘古”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2日将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2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伏羲”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2日将移至本港东南400公里内,减弱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09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伏羲”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2日将移至本港东南400公里内,减弱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0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伏羲”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2日将移至本港东南400公里内,减弱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1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西北太平洋面上本周将另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伏羲”11月2日的预测显示,热带气旋11月12日将移至本港东南400公里内,减弱并消散。图为预测11月12日下午14:00情况。(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图片)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和“欧中AIFS”则预测该热带气旋不会进入海南,而是会在菲律宾以东海域转向北移动,趋向台湾以东、日本以南海域。
明天的天气:早晚有微雨 日间部分时间天色明朗
天文台预测一股达强风程度的偏东气流会在未来一两日影响华南沿岸,将有一两阵雨。九天天气预报显示,预测明日(11日)吹东至东北风4至5级,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大致多云,早晚有一两阵微雨,日间部分时间天色明朗。周二(12日)吹东至东北风4至5级,初时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多云,有一两阵微雨。
天文台11月2日下午4时半更新九天天气预报,料来九日部分日子风力较大。(天文台图片) 周四及周五风力再度增强 离岸及高地间中达6级
天文台预料受东北季候风影响,本周中期广东沿岸早上天气稍凉,天色较为明朗;热带气旋海鸥会在本周中后期横过南海中南部并大致移向越南一带,届时一道广阔云带会覆盖南海北部及广东沿岸。
天文台预测周四(6日)及周五(7日)风力再度增强。周四吹东至东北风4至5级,稍后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大致多云,日间短暂时间有阳光,稍后有一两阵微雨。周五吹东风4至5级,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大致多云,有一两阵微雨。
天文台预测下周初风力又会再度增强,下周一(10日)吹北至东北风4至5级,短暂时间有阳光;下周二(11日)吹北至东北风4至5级,大致多云,有一两阵雨,日间部分时间天色明朗。
天文台11月2日下午4时半更新九天天气预报,料未来九日市区气温波幅介乎21至28度。(天文台图片) 气温方面,天文台预测周三(5日)市区气温会较前两日稍低,最低21度,最高26度,其后稍为回升,周六(8日)介乎24至28度,到下周二(11日)再回落至22至26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