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凤凰|抝弯转向北因“李氏力场”?天文台解构:有突变开路
【打风/天文台/HKO/风球/台风/凤凰/移动路径】天文台预测热带气旋凤凰(FUNG-WONG,香港提供名称,即凤凰山)会在今晚(11日)于香港以东400公里以外掠过,并逐渐转向东北方向移动,横过南海东北部移向台湾一带。
凤凰昨日(10日)进入南中国海东北部后,没有续向西冲向广东西部沿岸,而是在本港东南700公里,突然如遇传说“李氏力场”,抝弯转向北移往台湾方向。为何凤凰突然转变方向?天文台解释,原引导热带气旋沿著其外围移动的副热带高压脊会,在凤凰进入南海后,受高空西风槽“打击”分裂成东西两个单体,犹如在凤凰北侧“开路”,凤凰在之间的空隙转而向北移动。一文看天文台解构。
西北太平洋海面温暖 助凤凰增强成超强台风
天文台科学主任(谢威宝 黎宏骏 梁浩明)在网页专栏“天气随笔”发表题为《凤凰的足迹》新文章,指出虽然时值11月中,但西北太平洋的海面温度仍然偏暖,有利热带气旋发展,因此凤凰在11月9日发展为超强台风。
凤凰于星期一(10日)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后,天文台当日也发出一号风球,香港离岸及高地间中录得强风,当中包括横澜岛、长洲、沙洲、青洲及大老山。
在凤凰及东北季候风的共同效应下,台湾海峡至南海东北部普遍吹东北强风,这情况有利海水推向沿岸地区,本港在星期一晚上至星期二(11日)凌晨涨潮期间,部分沿岸低洼地区出现水浸,如城门河水位升至行路人。
“善变”的凤凰?抝弯转向北移往台湾方向
路径图显示,原本直冲向广东西部沿岸的凤凰,在本港东南700公里如碰到传说中的“李氏力场”,抝弯转向北移往台湾方向,更在干燥的东北季候风影响下,星期二(11日)逐渐减弱,并逐渐转向东北方向移动,横过南海东北部移向台湾一带。
副热带高压脊受“打击”一分为二 “开路”让凤凰转向北移动
天文台解释,一般而言,副热带高压脊会引导热带气旋沿着其外围移动。凤凰在进入南海前,一直沿着副热带高压脊向偏西方向移动。
但其后因为副热带高压脊受高空西风槽“打击”,分裂成东西两个单体,之间的空隙如在凤凰的北侧“开路”,令其路径在南海东北部发生显著变化,转而向北移动。
今年有14个热带气旋影响香港 当中11个入香港500公里范围内
包括凤凰在内,今年已有14个热带气旋影响香港,再次刷新自1946年战后以来年内“挂波”次数的最高纪录;今年有11个热带气旋进入香港500公里范围内,平了战后以来的纪录,与1967年及1974年并列。天文台解释,今年夏秋两季西太平洋海面温度较正常偏高,而且副热带高压脊较多时间呈现偏西伸展的态势,有利西北太平洋或南海形成的热带气旋移向南海北部,提高影响华南沿岸及香港的机会。
11月下旬及12月打风? 天文台:机率较低
文章指,战后以来共有20个热带气旋曾于11至12月期间令天文台需要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而当中一半均在2000年或之后发生。有文献指出,近年南海北部在风季末出现较多热带气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海海水温度整体呈长期上升趋势,有利热带气旋形成及维持强度 ;
(二)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太平洋十年间涛动(PDO) 等大气振荡的影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热带气旋活动存在年际和十年际变化。
但踏入12月前本港还会打风吗?天文台表示,根据现时的中长期电脑模式预测,今年11月余下时间至12月初南海北部出现热带气旋的机率较低。
随著凤凰远离,广东沿岸会继而受东北季候风主导,该区风势颇大,海有涌浪。受季候风持续影响,本港星期四及星期五(13及14日)早上稍凉,气温在20度左右。预料一股强烈东北季候风会在下周初抵达华南沿岸,天气显著转凉,大家都记得多穿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