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季尚未完?|历年10月、11月挂21次8号波 台风桃芝史上最迟

撰文: 许湖洪
出版:更新:

【打风/风季/入秋/8号波/热带气旋】踏入十月仍打风?除了热带气旋“风神”将进入本港东南800公里;同时一股强烈东北季候风也会抵达广东沿岸,本港风势将会逐渐增强。

今年香港特别“当风”,到截至10月,天文台因12个风球来袭时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打破1946年以来年内“挂波”次数的最高纪录。天文台归纳海洋条件与大气环流两大条件,是今年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数目较正常偏多成因,又曾预告今年风季尚未完。事实上,统计香港歴来10至11月,原来曾有多个8号波或以上风球来袭。

今年香港特别“当风”,到截至10月,天文台因12个风球来袭时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打破1946年以来年内“挂波”次数的最高纪录。(资料相片/郑子峰摄)
今年9月热带气旋塔巴早上逼近本港,8号风球下“打风黑点”杏花邨不时刮起大风。(资料相片/梁鹏威摄)
11月9日,受台风银杏影响,本港沿岸地区刮起大风。11月“银杏”、“桃芝”、“万宜”及“天兔”接连袭港,“桃芝”更带来近52年最迟发出的八号风球。(廖雁雄摄)

踏入十月份,过中秋吃了月饼、玩了灯笼,天气理应“秋高气爽、正好郊游”。不过天文台预计热带气旋风神将进入本港东南800公里;同时一股强烈东北季候风会抵达广东沿岸,本港风势将会逐渐增强。

本港今年特别“当风”、进入香港热带气旋较以往增多,截至10月,今年至少有27个热带气旋影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当中有12个热带气旋令到天文台需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打破1946年以来年内“挂波”次数的最高纪录。

踏入秋季仍打风?台风桃芝史上最迟8号波

回望过去本港天文台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原来在10至11月台风或热带低气压一直频繁,只不过1至3号风球级数较低,但要数8号波以上的台风也不少。由1946至2024年的10月至11月份期间,8号烈风或暴风信号至少有21个。

其中, 在11月来袭的8号风球有四个,包括1954年和1972年的柏美娜、2022年的尼格和去年的桃芝,而桃芝更是历年最迟发出的8号风。

一年内10月、11月可连打两个8号风球

历年来进入香港10月及11月的风球多不胜数,其中有三年的10月至11月,连续有两个8号波级数的台风来袭,包括1954年的兰茜及柏美娜、1974年的嘉曼及伊兰,以及2021年的狮子山及圆规,反映今年都有机会在10至11月再现8号波。

2024年11月13日台风“桃芝”是自1946年以来最迟发出的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袭港期间,港交所交易日首次实施“打风不停市”。

2023年的台风小犬袭港,天文台一度改发9号风球,港铁即时暂停露天路段列车及轻铁服务,出现有不少市民无法乘车回家。

“当风”因海洋条件及大气环流?

天文台指,在过去10年(2015年至2024年),当中有5年曾经有热带气旋于11月或12月进入香港500公里范围内。至于今年香港为何特别“当风”?更打破历届年内“挂波”次数的最高纪录。天文台分柝主要成因,可归纳为海洋条件与大气环流这两方面。

·西太平洋海面温度较正常偏高

今年6月至9月期间﹐西太平洋海面温度较正常偏高,尤其是西太平洋暖水区面积较大,广阔的暖水区提供充足的热能及较高的大气不稳定度,促进积云对流发展,有利热带气旋形成。

·热带气旋移向南海北部

副热带高压脊较多时间呈现偏西伸展的态势。不但降低了热带气旋于西北太平洋转向偏北路径的机会,也令副热带高压脊南侧的东风引导气流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形成有利的通道,让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形成的热带扰动或热带气旋移向南海北部,提高影响华南沿岸及香港的机会。

天文台:风季未完 勿掉以轻心

天文台预料,副热带高压脊将会在今年10月至11月初大部分时间保持西伸态势,而期间西太平洋海面温度亦会略高于气候平均。这些条件将继续有利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发展并移入南海。天文台又提醒今年风季仍未结束,勿因进入秋季而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