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冒牌水|议员促加强检讨采购过程 许正宇:物流署专队抽查
政府物流署早前发生采购冒牌水风波,外界关注政府执行采购程序存在疏漏和不足。选委界立法会议员尚海龙今日(9月10日)就检讨采购过程质询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指物流署只负责采购价值逾1000万元货品,各部门须加强自我检查,又指物流署亦设专队,不时到访部门抽查采购记录。
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霍启刚提出,康文署一下辖图书馆就采购中文书招标时,只保留价格为审核标准,质疑会导致“价高者得”的局面。许正宇回应指不会出现,“无论价钱几平,满足唔到技术要求,都唔会俾佢中标”。
许正宇:物流署有专队抽查采购记录
尚海龙关注如何加强监督政府部门的采购过程,以及在检讨现行采购程序时,会否考虑改良合约管理、供应商表现评核、价格与质量平衡机制等方面。
许正宇回应,政府采购政策是透过公平、公开及具竞争性的程序,取得物有所值的货品和服务。他强调,物流署并非负责所有采购,署方只会为部门供应价值逾1000万元的货品,各部门自行负责采购服务价值低的货品。他补充,政府有措施监察部门的采购工作,部门须每两年自我评估一次,加强自我监察,物流署亦设专队,不时到访部门抽查采购记录。
许正宇指,在表现评估和合约管理方面,部门在评审标书时会考虑投标者的往绩,政府有权取消曾经严重,又或者系持续违约的投标者投标资格。批出合约后,部门也要定期评估承办商表现,若表现欠佳或会发出警告、停止付款、扣减按金,甚至终止合约。
至于政府因应饮用水风波而成立的“检讨政府采购机制专责小组”,许正宇强调,已在八月下旬召开第一次会议,聚焦在尽职调查招标准则、合约管理机质量保证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招标“价低者得”?许正宇指不会牺牲质量
霍启刚关注康文署招标过程,指署方新一份中文图书馆的中文书采购标书中,剔除了对投标商的评分项目,只是以价格水平为唯一审核标准。霍启刚质疑会造成“价低者得”的局面,破坏出版业界的健康生态。
许正宇表示,坊间担忧招标时无计分制导致牺牲质量,但事实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图书馆购书时,一直要考虑投标商有无提供样板、电子发票、电子订单清单。“将评分内容变咗基本技术要求,无论价钱几平,满足唔到技术要求,都唔会俾佢中标。”
自由党邵家辉表示,近日收到一宗个案,有餐厅称根据劳工法例,招标子公司时要考虑其集团母公司的情况,该餐厅的母公司很多,惟其中一间可能有违法,令该餐厅不能落标。邵家辉询问政府会否考虑改良制度。许正宇称,政府已在跟进该个案,不评论个别事件,正在检讨看有什么措施可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