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致谢议案|陆颂雄:要市民听到北都就点赞 扭转官热民冷
立法会今日(8日)续会,继续辩论新一份《施政报告》致谢议案,多名议员认同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其中,工联会陆颂雄认为北都发展要令市民“听到新闻就扭开电视点赞”,扭转“官热民冷”局面,关键在跟市民“分享红利”,如提供大量针对青年住屋需求的资助出售单位。
本身是北都规划及发展工作组组长的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相信,加快北都发展可以让市民及投资者看到、感受到北都为香港带来的巨大红利,从而让每个人支持、推动北都发展。
陆颂雄:要市民听到北都就点赞 扭转官热民冷
北都未来十年提供大量针对青年住屋需求的资助出售单位,陆颂雄在会上提倡借鉴新加坡组屋模式,推行“青年未来置业储蓄计划”,让年轻人环比储蓄锁定购买权,并采用“严进宽出”资产审查制度,消除青年“唔敢超标、唔敢升职、唔敢飞黄腾达”的顾虑。
他形容北都发展要让市民“听到新闻就扭开电视点赞”,故需扭转“官热民冷”局面,关键在跟市民“分享红利”。他建议参考深圳前海“阳光清单”经验,网上公开审批流程,让公众监督,提升效率。同时主张设立土地资料库,公开招标评审标准,“减少利益输送猜测”。
议员促提升行政效率 忧北都办人手不足
《施政报告》的北都专章提出加速发展改革方案,包括订立专属法例、设立专属拨款渠道及推行分阶段开发模式。多名议员关注改革的具体细节。劳联林振升建议设立具时限性的“单一窗口”,从各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全权负责大学城及产业园区的审批工作,直接向司长级官员负责,从体制上减少“政出多门”。
民建联刘国勋强调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之外,期望政府可升格北都办的编制和职能,加入熟悉创科产业、经济及文化旅游等的成员,令北都未来规划更立体及贴合香港和国家的需要。选委界洪雯担心北都办支援三个工作组可能陷入困局,人手不足难执行。她建议以“赋权与豁免”思路设计北都专属法例,透过三重管治架构做到“抓大放小”。
尽快促成龙头企业落户“开门红”
“基建先行”成为北都发展共识。林振升指出,北环线通过引入内地铁路标准与技术,有望使支线与主线同步于2034年前通车,较原定提前两年。他建议扩大内地创新机械与建筑技术的应用,借此建立香港新工程标准,并进一步推动“湾区标准”。
金融界陈振英补充,政府需尽快促成龙头企业落户的先例,创造“开门红”效应。随著专属法例制定与跨部门协作机制完善,北都不仅将成为香港新经济引擎,更肩负著探索湾区融合新路径的使命。
黄伟纶:北都提速提效 安全与高质量不会妥协
黄伟纶指,北都面积及未来人口占香港三分一,创造约50万个职位,是香港新引擎。他指新的顶层设计可推进北都全速发展,协助产业进驻及落户,他负责的“规划及发展工作组”,会统筹北都专属法例制定工作,如北都相对市区人口密度低,基建设施面对压力相对少,坦言北都有条件采用更有效率的规划及审批法规及政策工具。他强调提速提效同时,在安全及高质量不会有妥协。
他相信加快北都发展可以让市民及投资者看到、感受到北都为香港带来的巨大红利,从而让每个人都支持、推动北都发展。
北都审时度势推地 宁汉豪:土地准备好不代表立刻推出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表示,政府致力透过各项土地发展和工程项目,促进经济和社会民生发展。根据刚公布的最新预测,未来十年熟地完成量大约是2600公顷,当中约有七成来自北都。宁汉豪说2048年会准备好大约7000公顷土地,可以满足未来十年的公私营房屋供应目标,但她强调,将土地准备好不代表要立刻将其推出市场,政府会审时度势推出。
宁汉豪强调,提速发展北都一直都是本届政府的目标,北都是香港未来属地的供应重镇,现在规划已经基本推出、工程相继上马,进入新发展阶段,政府在决策、行政和立法三方面进行改革,更好帮助北都发展。
邵家辉帮酿酒业朋友香港落地生根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新兴产业基地,协助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自由党邵家辉表示,有朋友懂得利用科技加快酿造威士忌,一年可以生产100万支,为帮助该朋友在香港开公司,与海关多次开会商讨法例上的松绑,最终成为香港品牌,在香港落地开辟生产线,产品走向世界各地,“如果要善用科技,就要喺法例上好好配合。”
邵家辉说,过去三年香港发展恢复平稳,由治及兴,很多投资者都对香港有信心,国家希望香港协助“引进来、走出去”,城乡融合发展。他说去年随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考察宁夏,引述梁提到希望港商帮助当地农民,将农产“带出去”卖得好价钱。他说,就如现时立法会的品牌红酒源自宁夏,这就是一个协助内地引进来、走出去的例证。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孙东则表示,会加快培养本地产业和引入境外新兴产业,调低“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申请门槛。对于有议员建议提升2亿元政府资助上限,他表示会积极考虑相关建议。孙东又指今年内会公布新田科技城发展规划纲要。
陈茂波估计全年经济长2至3%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预料香港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因香港是高度外向经济体,今年上半年本地实质增长总值同比增长3.1%,第三季保持坚挺,7至8月出口货值同比增长14.5%;旅游方面亦向好,第三季同比上升12.2%,刚过去国庆中秋假期,内地访港旅客140万人次,较去年上升8.6%,海外旅客超过23万人,同比升26%;8月零售同比增长3.8%,连续四个月增长;失业率3.7%,市民就业收入增长;住宅楼价平稳,成交趋活跃。
他又说恒生指数较去年底上升三成,9月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额3167亿元,同比升9成;新股市场活跃,本年首9个月首次公开招股集资1829亿元,同比上升3倍,同期再筹资金额4563亿。综合因素下,他估计本港2025年全年经济会增加2至3%,但必须开拓经济新增长点,加强动能让经济持续增长,让市民有优质就业机会。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会继续透过科技专线,协助内地科企来香港融资,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等;风险管理方面,会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基建融资,调低对投资基建的资本要求;互联互通方面,会争取尽快落实将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鼓励更多上市公司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并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