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叶刘退场佐证“七十大限”? 港澳办四字评语见端倪
【立法会选举2025】随着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正式宣布放弃竞逐连任立法会议席,最近大半个月在政圈炒得沸沸扬扬的“七十大限”话题,也在12名年逾70议员全部弃选下划上休止符。然而,正如同属“7字头”的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所言,议会换届时出现更替属正常现象,过往多届立法会都有不少议员没有连任。当弃选潮扩散至不同年龄层的现任议员时,“年龄划界”的说法已不攻自破。立法会需要去旧迎新,但所谓“旧”与“老”,本就不应该只以生理年龄为依归,若然执着于年龄“红线”,只会对错焦点。
立法会选举2025|提名战开打 议会新旧交替最新动向 深度分析
放眼全球,任何选举都是一场汰旧换新的竞争。香港在“一国两制”实行选举制度,香港社会过往把它与西方选举民主直接挂钩,把代议士简化为民意代表,而非关注他们的专业议政能力。这种认知早被证明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近年来随着西方选举乱象频生,学术界对民主的本质有更多的反思。港澳办在弃选潮发酵之时,发表署名文章,提出新一届选举要更好地推进符合香港实际的高质量民主,显然也是在提醒香港社会重新思考民主的意义。
叶刘政治生涯折射立法会生态变迁
迄今宣布弃选的议员中,叶刘淑仪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人,而她的政治生涯,本身就是香港议会生态变迁的一面镜子。2003年,时任保安局局长的她,肩负《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宪制重任,却在一个充满敌意与政治操弄的议会内外遭遇巨大阻力,最终立法失败,她本人亦承担政治责任,黯然离职。那是她政治生涯的最低谷,却也成为其蜕变的起点。
二十一年后,当香港立法会以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叶刘已是议会其中一位最资深议员。从当年作为主事官员因议会失效而担责下台,到今天以议员身份完成同一使命,这期间,香港立法会走过了一条极其曲折的弯路,四年前的选举制度改革,正是这场深刻斗争的直接产物。
香港“两个不走” 本届立法会完成其一
中央为香港推动选举制度改革,全面改造议会生态,旨在使其告别之前十年持续存在的恶性对立与民粹撕裂。四年实践下来,行政长官李家超与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异口同声称其成效有目共睹,港澳办对本届立法会的表现也不吝赞许,认同立法会运作重回正轨。
中共在2012年提出“两个不走”,即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个原则贯彻于国家的内政外交方针,自然也包括对香港事务的管治。不难理解,对中央来说,2021年的选举改制是在香港经历了回归以来最剧烈社会动荡后,为香港清除“邪路”。它对应着“由乱入治”,推动立法会高效配合政府施政,为后续的改革奠定基础。而从由乱入治到由治及兴,香港将下来需要摆脱的,就是“封闭僵化的老路”。有中央治港体系人士直言,立法会出现“大换血”,也必须放在这个大框架里理解。
中央冀新一届立法会提升专业议政水平
谈及即将举行的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有关方面人士直言,中央的角色是划定底线与明确规划,确保过往的选举乱象不会重演,在此基础上,欢迎候选人之间任何良性竞争。上述港澳办文章也指出,选举不存在所谓“祝福名单”或“特殊待遇”。文章用八个“更”表达对新一届立法会议员的期许,概括而言,就是立法会需要更大的战斗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议政水平。文章更指出,这是最真实管用有效的民主,将为特区实现良政善政提供更有力保障。这番话实际上是在回应坊间有关“弃选潮”的种种疑问,阐明了中央的态度。
事实上,本届立法会高效运作的同时,也有明显不足,多项重大立法背后存在一股强大的推力。23条立法加速,中央的决心与督促便是关键的驱动引擎。立法会在此过程中无疑是优秀的“执行者”,忠实、高效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任务。但在主动发掘香港社会深层次问题、引领改革方面,仍未交出完全令中央与市民满意的答卷。可以说,这届议会的成功,更多体现在“守成”与“补课”,而非“开创”与“引领”,而眼下这场“大换血”,实际上是由选举改制启动的改革的延续,它必然是个持续动态的优化过程,并非一届选举可毕其功。
港澳办赞许退选议员“高风亮节”
以此审视,无论是叶刘还是梁君彦,以至年龄未达70就言退的建制派“班长”廖长江等选择退下来的资深议员,既是是带着完成特定历史阶段使命的光荣离场,也是在改革浪潮面前知所进退。他们在政治生涯中为香港鞠躬尽瘁,叶刘更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投入香港公共事务,宣布弃选决定时也再表明会一直为国家、为香港、为未来服务。如此气魄值得充分肯定与尊敬。但毋庸讳言,香港身处剧烈变动的世界变局,需要以更强烈的意识与行动力破旧立新、而过往的成功经验有时也可能成为妨碍前行的惯性。
早在梁君彦率先宣布不竞逐连任时,已有中央涉港官员私下评价其“高风亮节”。这四个字在中共官方论述里,通常用于评价高级干部以身作则推动变革的无私行为,熟知中国政治的人不难明白它的份量。港澳办在昨日新发表的文章里,直接用同样的四个字评价为推动薪火相传而放弃连任的议员。中央作出如此高度的肯定,表明它视多位资深议员的退场为顾全大局的政治智慧与担当。
立法会革新之后 聚光灯投向何方?
俗语有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从中央层面到特区政府,都把年底的立法会选举视为当前香港首要政治任务,清晰表达了希望社会有能之士积极参与、选民积极投票的期盼。资深议员的高风亮节也将成为未来检视香港治理能力提升与否的一项关键指标。可以说,香港改革的号角已再次吹响。当立法会进一步推进自身的革新之后,如果香港在破解深层次矛盾上依然举步维艰,如果良政善治的图景依然遥远,那么,市民的质疑、中央的问责,其聚光灯又将投向何方?答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