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10款蒸焗炉评比|$2400座台式力压过万型号 宁静程度待改善

撰文: 陈锦洪
出版:更新:

蒸焗炉结合“蒸”与“焗”两种烹调方式,它能在减少油脂的同时,保持食材的水分与风味,既健康又多变。最近,消委会联同机电工程署进行了一项针对10款市售蒸焗炉的测试,结果显示售价不高的座台式型号表现惊喜,甚至力压部分售价超过万元的嵌入式机款。

嵌入式与座台式蒸焗炉大比拼 平价型号表现亮眼

是次测试涵盖10款蒸焗炉,包括5款嵌入式与5款座台式型号。嵌入式蒸焗炉售价介乎9,800至53,000港元,未包括安装费;相反,座台式蒸焗炉售价相对亲民,最低仅约2,400港元起。容量方面,嵌入式型号介乎34至52升,座台式则约为30至40升。前者适合重视美观与空间整合的家庭,后者则灵活轻巧,特别适合租屋族或小家庭使用。

+1

值得留意的是,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售价平实的座台式型号在煮食表现上不输高阶产品。无论是焗面包、蒸鱼、炖蛋或焗海绵蛋糕,整体火力与温度分布均衡,能准确掌握食材熟度与色泽。消委会指出,最平的约$2,400型号甚至在焗蛋糕与蒸鱼测试中获高分,烹调结果均匀、无焦痕,表现可媲美部分售价逾万元的嵌入式产品。

+1

效能表现出色 惟运作噪音偏高

测试由国际消费者研究及试验组织(ICRT)安排,涵盖多项效能评估,包括蒸煮速度、温度稳定度、能源使用效率及整体烹调效果。结果显示,各款蒸焗炉均能准确达到设定温度,且加热均匀,不论烘焙或蒸煮食物,均未出现未熟或过焦的情况。

然而,消委会指出,大部分样本在“宁静程度”方面仍有改善空间。测试显示,有数款产品在运作期间的噪音达到65分贝以上,长时间使用或影响用餐体验。尤其是座台式蒸焗炉,由于结构较紧凑,风扇与蒸气排出声较明显。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应亲身听取样本实际运作声音,或参考相关测试数据,以免购回后影响生活环境。

此外,待机耗电亦是不容忽视的项目。测试发现,有个别型号在待机状态下每小时仍耗电超过1瓦,长期使用下积少成多,建议用户不使用时应完全关掉电源,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安全表现合格 但说明书警告字句不足

在安全测试方面,全部样本均通过结构完整性、绝缘强度及耐热测试,显示整体安全水平令人满意。不过,消委会提醒,有个别品牌如Gemini、Whirlpool及Toshiba的说明书未完全依照标准要求提供安全警示字句,例如“使用后发热器的表面可能仍然高温”或“请勿让小童玩弄电器”等提示,这类细节虽然看似琐碎,却与使用者安全息息相关。

机电署补充指出,蒸焗炉在高温烹调时,炉门玻璃及外壳仍可能维持高温,若缺乏足够警示或误触,容易造成烫伤。消费者在使用时,应避免儿童靠近或触碰炉门,使用后亦应待冷却后再清洁。

保养与维修差异大 长远成本须计算

蒸焗炉属高温湿热环境运作的电器,若长时间使用后内胆或蒸气管路积聚水垢,容易影响效能甚至损坏,因此售后维修及保用服务亦是选购重点。

根据消委会调查,样本的基本保用期介乎1年至2.5年不等,部分代理商更提供续保服务,费用由$460至$2,000不等。值得注意的是,若产品停产后,零件供应期最长可达15年,但也有个别代理商未有明确承诺。消委会建议,消费者选购前应先查明品牌的维修支援与零件存货期,以免未来出现“无件可修”的窘境。

此外,维修费用亦存在差距。根据调查,检查费由$390至$900不等,若需送返工场维修,可能再收取额外$700运输费。对比之下,维修成本较高的嵌入式型号一旦损坏,消费者往往倾向直接更换,长远或比购买座台式型号更不经济。

消委会建议市民,选购蒸焗炉时不应只看品牌或价格,应考虑容量、清洁难度、噪音水平及售后服务等多重因素。对于追求健康饮食与高效率生活的消费者而言,一部价格合理、功能稳定的座台式蒸焗炉,或许已足以取代昂贵的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