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禁忌|物理治疗师警告 机上千万别做3危险动作 严重可致死

撰文: 古𬍛果
出版:更新:

飞机禁忌|第一次搭飞机注意事项|搭飞机前,除了担心行李限额、晕机浪和时差这些问题之外,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经济舱症候群”呢?患上“经济舱症候群”可以有很多原因,《香港01》好食玩飞记者为大家整理了3大飞机上勿做的夺命动作,并综合专家和卫生署的9招关键自救方法,即看下文啦!

👉follow 好食玩飞ig ✈️免费睇旅游饮食攻略

搭飞机|什么是经济舱症候群?

重症专家黄轩医师日前在Facebook专页上分享到,每逢假期许多人搭乘飞机出行,提醒大家小心患上“经济舱症候群”(Economy Class Syndrome)。这指的是在狭小的飞机座位上长时间静坐所引发的静脉栓塞,有机会在短时间内致命。因为类似情况在搭乘长途巴士、公共交通工具或火车等时也可能发生,后来被重新命名为“旅行者血栓症”。

据澳大利亚某研究数据显示,每3.8万名旅客中就可能发生一宗肺栓塞,而深层静脉血栓(可引起肺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是每4,500名乘客中一宗。也有论文指出,当飞行时间超过8小时,发生血栓的机率大增2.3倍;飞行距离越远、时间越长,风险愈高。

搭飞机|3大高危动作

于今年7月,美国波多黎各的棒球选手Steven Moya Mercedes(台钢雄鹰的洋将魔鹰)的爱妻Elizabeth Moya在搭飞机,前往台湾途中,疑因“经济舱症候群”引发肺栓塞过世。

美国波多黎各的棒球选手Steven Moya Mercedes(台钢雄鹰的洋将魔鹰)的爱妻Elizabeth Moya在搭飞机,前往台湾途中,疑因“经济舱症候群”引发肺栓塞过世。(IG@steven_moya007)

黄轩指,患上“经济舱症候群”的原因有很多,以下为3大高危动作:

【1】长时间坐著不动

全程“黏”在座位上,血液在下肢停滞不前,极易形成血栓,这是引发肺栓塞的最大风险之一。

【2】使用含雌激素的药物

如果你正在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或相关药物,血液凝固的倾向会增加,尤其在长时间飞行中风险更高。

【3】穿著不当的压力衣物

压力袜适合长时间站立、久坐、飞行者穿著,有助血液回流。但紧身裤并无医学加压效果,若太紧反而会压迫血管与神经,特别是大腿根部与腹股沟,反而有可能增加静脉曲张与神经压迫的风险。 建议可穿压力袜促进下肢循环,但应避免长期穿著太紧的紧身裤。

搭飞机|如何避免经济舱症候群?

英国AXA Health物理治疗师Bethany Tomlinson(汤林森)建议乘客在飞机上,每1至2小时就起身走动,帮助血液回流,减少血栓与下肢压力。(资料图片)

Bethany Tomlinson提醒,搭飞机时应避免双腿交叉,如果坐得久想郁动身体,建议善用座位下的脚踏板,让双腿微微擡高、放松肩膀,靠在椅背支撑背部、每1至2小时就起身走动,帮助血液回流,减少血栓与下肢压力。

本港卫生署提示,乘客在航程期间可采取以下措施,以减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 定时做脚部及腿部运动。在航程状况许可下,在通道上走动一会,以保持血液循环和防止腿部血液不流通。
● 把行李放在行李柜内,而不要放在脚边附近范围,以免妨碍腿部活动。
● 穿著松身的衣物,尤其腰部和小腿的衣物不可太紧。
● 补充足够的水分。不要喝酒和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例如茶、咖啡和可乐,促使体内水分随尿液排出。
● 个别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风险人士,在乘坐飞机前应先征询家庭医生的意见。
● 如怀疑在航程期间或之后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应立刻求医。

搭飞机|6类人最高风险

重症专家黄轩医师指出,若乘客具有下列风险因素,患肺栓塞及深层静脉血栓的风险会显著提高。

【1】最近动过手术或创伤
【2】孕妇或产后
【3】有癌症病史
【4】曾有血栓病史
【5】服用荷尔蒙药物(口服避孕药)
【6】久坐超过4小时以上(经济舱)

(全文完)👉follow 好食玩飞ig ✈️免费睇旅游饮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