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中医“中风复康计划” 及早接受中西医协作治疗促进康复机会

撰文: 中大中西医
出版:更新:

文:林颖乐@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注册中医师
中风令人闻之色变,轻者可以基本恢复如常;重者或许有不同程度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言语沟通障碍,甚至可以引至死亡。中风对人的健康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威胁;对社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其实,中风不是一个新鲜的都巿病。远在三千多年前,古代的中医们已经对这个病有认识,亦有相关的治疗方法。

中医用针刺及中药治疗中风患者。(GettyImages)

中医广泛地应用针刺治疗医中风

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论》就指出“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这大概是用针刺治疗中风最早的论述。时至今日, 针刺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中风患者身上, 医学界亦有对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一个在2022年发表的临床研究就指出,经过两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康复就比单纯的复康治疗组更佳。另一篇2023年发表的医学文献亦指出,用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针灸可以保护脑细胞,改善脑的代谢,以及消炎。

医院管理局已为住院的中风病人常规化地提供中西医协作服务。(GettyImages)

中药治疗中风患者

除了针刺治疗,中医亦会使用中药治疗中风患者。治疗中风的方药有很多,不过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安宫牛黄丸”了。其实,“安宫牛黄丸”是出自《温病条辨》的一种药丸,可以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用于治疗痰热壅闭心窍,多用于中风急性期,是一种有效的急救药。因此,吃“安宫牛黄丸”来保健或者预防中风其实是不对的,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此药性寒,传统的配方中还会用有毒的朱砂。在没有生病的情况下,吃既寒凉,又有毒的药,没有病都可以令人有病。中药的使用,讲究对症下药,中风治疗需要医师处方。用中药治疗中风其实也有现今研究的支持。一篇2020年发表的文献表示,中药例如赤芍和当归,对中风康复期的患者有治疗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诊所及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尖沙咀基佑综合健康中心合作推出的“中医及专职医疗协作中风复康计划”,通过中西医协作,促进中风病人康复。(示意图/GettyImages)

中西医协作促进康复机会协作

总的来说,中风后若能尽早加入中医治疗,能大大促进病人的康复。早在2017年一个在香港进行的研究就发现,在中风后加入中医治疗(针刺、推拿或中药),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病情。

在接近十年后的今天,香港的医院管理局已为住院的中风病人常规化地提供中西医协作服务。在后续的恢复期,患者可按需要自行选择于社区中接受涵盖多个专业领域的跟进治疗,包括﹕中医、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及职业治疗等。例如,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诊所及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尖沙咀基佑综合健康中心合作推出的“中医及专职医疗协作中风复康计划”,正是其中一个中西医协作的例子。在今天的香港,通过中西医协作,医患的沟通和坚持,中风病人有望恢复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