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Marvel Iron Man 疯传浙江大学“喷射飞行背囊”校园试飞成功

撰文: TVBS新闻网
出版:更新:

近期一款“喷气背包”的影片迅速在大陆社群媒体走红,24小时内突破2亿次点阅量,引起广泛关注。

这项由浙江大学团队研发的创新科技,让穿戴者宛如电影中的钢铁人(Iron Man),能够腾空而起并在高空完成各种动作。

这项由浙江大学团队研发的创新科技,让穿戴者宛如电影中的钢铁人,能够腾空而起并在高空完成各种动作。(微博@共青团中央)

喷射飞行背囊在校园展示情况:

+15

一名工程师背负40多公斤的设备,成功升空至10公尺高并展示高难度操作,标志著大陆在穿戴式飞行器领域已从追赶国际水平跃升为引领者。

这款引人瞩目的喷气背包由产品工程师焦伯京进行示范操作。他解释,这套设备主要依靠涡轮发动机提供动力,结构设计包括两侧油箱和中间的发动机,每只手各配备两台发动机。整套设备不加油时重31公斤,加满油后则达到46公斤。当焦伯京背负著这套设备腾空而起,并在10公尺高空完成悬停、转向等高难度动作时,现场观众都发出了惊叹声。

这项技术突破主要基于三项关键技术。首项是大陆自主研发的小型涡轮发动机,采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即使在零下15度的环境中也能正常运作。其次是燃料储存技术,采用模组化设计,可实现2至3分钟的续航能力。第三项则是平衡控制系统,融合了多轴陀螺仪和向量喷口连动技术,回应速度仅0.8秒,比国际同类产品快40%。

焦伯京表示,目前这套设备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上肢力量,通过自身肢体运动来控制飞行。他透露,下一代产品将致力于让飞行器本身或通过人形机器人的肢体运动来控制飞行,进一步提升使用便利性。

除了科技展示外,喷气背包未来的潜在应用领域还包括紧急救援和特种作战。为了鼓励像这样的机器人和人工智慧相关研发,而根据金融时报报导,大陆近期推出了大幅补贴政策,包括鼓励大型资料中心采用华为、寒武纪等国产设备。由于这些产品的能源效率不如国际竞争对手如辉达,导致用电成本大幅增加,大陆政府因此提供最高达50%的电费补贴,以支持国产技术发展。

延伸阅读:Netflix《黑镜》科技成真?贴在太阳穴的AI助手 可用脑电波操作

+25

延伸阅读:

赖清德首提“台湾之盾” 苏紫云:整合防空安全网

【本文获“TVBS新闻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