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业失业情况最严重 钉板工叹“等外劳休息嚟开工”转清洁炒散

撰文: 赖卓盈
出版:更新:

建造业最新失业率达7.2%,同比升2.9个百分点,2.58万人失业,成为本港众多行业之冠。有从事钉板的本地建筑工人称,去年底开始求职困难,近一个月更无法“转盘”失业。他不满外劳可以稳定地开工一个月,但本地工人有如替工,“等外劳休息嚟开工”。为养起一家四口,他转做日薪仅500元的清洁散工,以及搬到租金较便宜的单位。

本港私营工程量萎缩,同时持续输入外劳,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认为影响本地工人流转。工会目前收到约300宗本地工人失业求助,以及过千人反映开工不足,平均每月工数只有16工。他认为部分工种已有充足劳动力,呼吁政府精准输入外劳,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

发展局回复指失业率上升主因是私营工程量下降,现时计划下共有8 016个获批而仍然有效输入劳工配额,主要涉及空调制冷设备技工、泥水工,以及消防设备技工等。

今年5月至7月建造业失业率达7.2%,为众多行业之冠。(资料图片)
今年5月至7月建造业失业率达7.2%,为众多行业之冠。(廖雁雄摄/资料图片)

以往3日能“转盘” 失业一个月转做清洁炒散

44岁的洪先生从事钉板约10年,他原本工作的地盘上月竣工后一直未找到新工作。他说以往工作机会多,3日内就能“转盘”,平均每月可开20至25工,月薪达约3万。

去年底开始,他留意到身边多了说普通话工人,同期他开始求职困难,至少半个月才能找到新工,有同行更已失业近半年,被逼提早退休。他批评外劳有合约保障,工作较稳定,本地工人饭碗却朝不保夕。

外劳一上嚟就签约,上齐一个月工,本地人就等外劳休息嚟开工。我哋咁辛苦做呢行,学咗几年技术不断提升自己,𠵱家请晒外劳,我哋唔需要做啦?
本地钉板工人洪先生

洪先生与太太育有两名子女,其中一名刚刚出生。作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他近日转行做清洁炒散,500元的日薪难以支撑家庭开支。重返地盘复工之日未明,他们一家搬至较小的单位,每月节省3、4千元租金。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指,现时私营工程数量大幅萎缩,部分做开私营工程的工人转往政府工程,惟政府工程大量输入外劳,减少本地人就业机会。(资料图片)

扎铁职工会:本地人每周工作35小时便可输外劳 或致开工不足

香港建造业扎铁职工会副主席方萼华从事扎铁14年,去年6月首次失业3个月。之后即使成功求职,每月只能开约15工,认为较香港输入外劳前大幅减少。部份较年轻的工人更因此转行,从事装修、保安等行业。

发展局规定,除非有特殊原因或取得当局批准,否则工程聘请的本地全职工人和输入外劳必须符合“二比一”比例。本地工人每周工作35小时便符合“全职”定义,方萼华认为机制有漏洞,部份本地工人可能被削减开工日数仍能满足“二比一”规定,导致开工不足。

周思杰指,现时部分工种已有充足本地劳动力,惟部分专业例如烧焊工仍然稀缺,呼吁发展局精准输入外劳。(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建造业总工会:过千人开工不足 外劳致工人流转慢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指,私营工程数量大幅萎缩,部份专做私营工程的工人转往政府工程,惟据他了解大部份政府工程有输入外劳,影响本地工人就业机会及流转。工会目前收到约300多宗本地工人失业的求助,另有过千人认为有开工不足,平均每月只能开16工,最受影响的工种包括钉板、落石屎、泥水工等。

周思杰指,现时部份工种已有充足本地劳动力,惟部分专业例如烧焊工仍然稀缺,呼吁发展局精准输入外劳,并可咨询业界,保障本地职员的就业机会。

今年5月至7月建造业失业率达7.2%,为众多行业之冠。(资料图片/廖雁雄摄)

发展局:私营工程量下降乃失业率上升主因

发展局表示,近期建造业失业率上升主因是私营工程量下降,其中装修维修工程跌幅较明显,导致从事有关工程的普通工人失业。惟发展局指,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只容许申请输入技术工人,非普通工人。就近期失业的普通工人,当局指会积极统筹业界加强向普通工人宣传,提供津贴,鼓励他们接受培训成为技术工人。

截至今年7月,发展局共就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批出7350个仍然有效的配额,连同计划之前已批准并计入此计划的666个有效配额,计划下共有8 016个获批而仍然有效输入劳工配额,主要涉及空调制冷设备技工、泥水工,以及消防设备技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