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外劳炒本地工 女侍应接受雇主“建议”签自愿离职 投诉变无门
补充劳工优化计划推行近两年,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至今收到370宗投诉,其中190宗怀疑雇主聘用外劳后解雇本地员工,劳工处完成调查42宗,一宗初步有证据怀疑属实。然而,有劳工界透露有怀疑“请了外劳、炒本地工”个案,因雇员急于找新工而签署自愿离职通知书,最终由于该个案属自愿离职,未能列入投诉。
劳顾会劳方委员、劳联副主席谭金莲指,这些个案并非孤例,工会目前收到约200宗类似求助,大部份均来自饮食业,包括厨房工及侍应,不少都是家中经济支柱。部分个案由于担心影响工作,或属自愿离职,最后仅约60人实名到劳工处求助。对于当局正处理1宗怀疑雇主聘用外劳后解聘本地员工,她认为对雇主有警惕作用,但相信数字仅属“冰山一角之中嘅一点。”
谭金莲指,约三个月前接获一名中年女士求助,她原于一间大型连锁餐厅任职兼职侍应,平均每周上班5至6日,每日工作9小时,月薪达万多元。
今年6月,她任职的公司输入外劳,遂将她的工作日数减至每周2日,并指她可到其他区的分店担任替工。惟不久后,其他分店亦称已聘请到足够员工,建议她签署自愿离职通知书。由于她没有深究相关权责声明,加上急忙寻找其他工作,便于8月初同意签署通知书后辞职。谭金莲称,因她的个案属自愿离职,最终未能列入投诉个案。
谭表示,该女子育有一名9岁儿子,丈夫患有糖尿病,她是家中重要收入来源。其儿子开学在即,她急需应付买书等教育开支,一家人又要交租,工会只能为其申请及时雨基金,帮助她暂度难关。
另一位厨房“二厨”,于今年2月公司输入外劳后,被公司转为替假及散工,需到不同分店工作。然而其他分店亦相继称请到外劳,着他回到原店,最后公司经理直接向他支付7日代通知金,着他“你唔洗捞啦”。
谭金莲称当局调查有警惕作用 惟仅属冰山一角
谭金莲指,这些个案并非孤例,工会目前收到约200宗类似求助,大部分均来自饮食业,包括厨房工及侍应,不少都是家中经济支柱。谭指,不少个案由于担心影响工作,或因属自愿离职,最后仅约60人实名到劳工处求助。
对于局方公布有11宗投诉个案已查证属实,并正处理1宗怀疑雇主聘用外劳后解聘本地员工,她认为对雇主有警惕作用,但相信数字仅属“冰山一角之中嘅一点”,仍有许多隐藏个案未能举证。
她指,现时饮食业等行业失业率攀升,呼吁当局暂停对部分行业的外劳审批,并全面检讨计划漏洞,保障本地员工优先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