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菡专访|检讨外劳配额限同工种没「落闸」 按失业率刹停太机械
补充劳工优化计划推行近两年,累计输入3万名外劳,政府明年上半年完成检讨。有工会提出收紧外劳与本地人“一比二”的比例、以同一工种计算比例而非以整间公司等。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接受《香港01》专访时未有“落闸”,表示这是“要睇嘅课题”,检讨时会兼听劳资双方意见。至于本地人每周工作35小时便视为全职雇员的界线能否提高,他认为沿用已久,水平合适。
饮食业已输入1.5万名外劳,占全部一半,同时本地饮食业工人失业率升至6.4%,有工会提出设立“熔断机制”,当失业率达某一水平便暂停输入外劳。孙玉菡认为“未必要好机械化、一刀切”,强调劳工政策不可以采用熔断的概念,要动态精准评估人力资源状况。他认为饮食业失业率升高或因饮食界转型及饮食习惯改变,举例外省菜愈来愈受欢迎,政府会协助本地劳工转型及就业配对。
称失业率升因饮食界转型 加强就业配对助本地人转型
最新失业率升至3.7%,饮食业更达6.4%,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认为是由于经济及饮食界转型、大众饮食习惯改变等。他举例近期有多间云南菜、四川菜、湖南菜等外省菜餐厅开业,引述雇主聘请600名员工,厨师大部份是外劳,侍应则以本地人为主。
佢𠮶边就扩充紧,但我哋见到传统嘅菜式好似经营比以前冇咁容易。可唔可以将啲人转到过去呢?所以我哋近期做咗好多措施,尤其系针对侍应同埋初级厨师,就系想做好配对工作,但要啲时间,要帮佢尽量去转型。
雇主下月起如欲输入初级厨师或侍应的外劳,须在4星期本地招聘期内,每周至少一次到劳工处场地实地招聘。孙玉菡希望可以缩短工友找工作的时间,减低职位空缺与人手的错配问题,令更多有意投身市场的工友有工开,同时留意输入外劳的申请量会否因而下降。
外劳与本地员工1:2比例可调?限于同一工种? 孙:统统一次过去睇
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两年期下月4日届满,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明会继续接受申请,直至明年上半年计划完成检讨,期间会配合人力推算中期更新,基于数据再调整政策。有劳工代表提出检讨收紧外劳与本地员工“一比二”的比例,孙玉菡表示知悉这个意见,“会统统一次过去睇”,强调检讨一定会兼听劳工及雇主的声音。
有政党及工会要求计算比例时限于同一工种计算,举例聘请两名侍应就不能聘请一名外劳厨师,仅能聘请一名外劳侍应。孙玉菡表示“一比二”一向是以整间公司的雇员计算,他称听到声音希望改以工种计算,这将会是检讨时“要睇嘅课题”。
每周工作35小时视全职本地雇员合适
现时本地雇员每周工作达35小时便视作全职,可计入“一比二”比例中的本地人手,较饮食界每周工时中位数54小时低。有工会提出调高35小时的门槛,防止本地人工时被削减。孙玉菡指该准则沿用多年,认为是合适水平。
你做5日平均一日做7个钟,大家觉得会系多定少呢?你好难话佢系兼职…… 我哋就一路觉得系长工,一日都做7个钟。
应设输入外劳熔断机制? 孙:未必要好机械化、一刀切
失业率增加引伸另一个讨论,是否应设立外劳“退场”或“熔断机制”,当某一行业失业率触及某一水平便暂停输入外劳。孙玉菡认为“未必要好机械化、一刀切”,指饮食业包含多个工种,包括侍应、厨师、洗碗工、清洁工等。
“洗碗工咁多年都系请唔到人,大家似乎觉得输入系无可厚非…… 最新有1,800人已经到港洗紧碗,咁𠮶啲我哋要嘅,我又觉得唔可以一下子咁机械。”
他强调“劳工(政策)唔可以用熔断概念,要动态精准”,又指基层工友有跨行业流动性,例如侍应可能转行做零售、保安等,制定政策时要“睇得阔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