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业失业率飙 工会促当局精准输入外劳 商会盼工友多学技能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建造业最新失业率达7.2%,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今日(4日)形容今年实际工程开工量出现断崖式下降,今年第一季比去年第一季少了8成,预计明年情况会非常严峻。对于建造业输入外劳政策,周思杰认为当局未来应做好评估,使用最新数据做到精准输入。

建造商会会长廖圣鹏指建造业失业率上升主因私人地产市道不理想,以及施工方法改变等,减少了部份工人就业机会,受影响的主要是上了年纪或低技术劳工,而市场对工种须求有变化,业界希望工人可“一专多能”,学多一两种技能,以应付市场变化,减轻失业压力。

政府早前公布最新失业率,其中建造业失业率达百分之7.2。(政府新闻处图片)

廖圣鹏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中表示,建造业失业率上升主要受两个原因影响,一是受影响主要是私人地产市道不理想,新投资工程大幅减少,二是科技进步和施工方法的改变。导致市场上的适应力相对较低的,上了年纪或低技术劳工最为受影响,他们在市场逆转时首当其冲。

廖圣鹏又指,预计短期内建造业失业率难有大幅改善,除非政府卖地或私人市场有大幅改善,否则都会维持现时水平。廖圣鹏指建造业一个月大概有20万名活跃工人,注册工人大约有20万为熟练工人,另有约一半是普通工人,即缺乏专才资格的工人,65岁以上的工人在就业较有压力。

申诉专员公署今日公布就政府对建造业职业安全及健康的监管的主动调查行动结果。(政府新闻处图片)

廖圣鹏续说,输入劳工一定是熟练工人,但对本地工人的直接影响不大,只是会有间接影响。他表示熟练工人工作量多了,因为本地一直欠缺熟练工人,而非熟练工人难取代熟练工人。但建造业有逾100个工种,其中烧焊、造天花等工种仍然缺乏人手,而受失业压力较大的,最主要是参与私人工程、负责钉板和扎铁的工人,因为近年施工方法有重大改变,如房委会、房协等的工程多用了MiC技术,整个结构在国内建成,再来港组装,因此组装及吊运工人的需求多了,但只懂钉板的工人不能即时转去其他工种,需先受训。

廖圣鹏表示,业界一直鼓励工友“一专多能”,学多一两种技能,如学习如何操控工地用机械人等,因为市场对工种输求会有变化,如只懂一种技能,会面临较大就业压力。至于输入外劳影响有多大,廖圣鹏指建造业总配额为1.2万个,但实际上申请的约为7000个至8000个,外劳大概占20万名活跃工人的3%左右,而且发展局有把关,如已因应市场输求停止输入钉板和扎铁工人。

政府早前公布最新失业率,其中建造业失业率达百分之7.2。(政府新闻处图片)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在同一节目上指,7.2%失业率是非常严重,2024年时建造业失业率只有约4%,他又指今年实际工程开工量出现断崖式下降,今年第一季比去年第一季少了8成,2026年预计会非常严峻。

他续称,曾进行过调查,发现很多工人都认为情况非常不乐观;曾进行失业登记,一星期左右已有700多个工人登记。周思杰指前期工种的失业率较高,亦包括一些非技术劳工、低技术工种,或年纪较大的工友。即使有工作亦不多,“一个月有16日已很好”,有工人试过数个月没有工作。以往一个月工作20多日才属正常水平。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资料图片/林泽锋摄)

周思杰认为输入外劳对本地工人的流动有影响,因为政府工程多用外劳,本地工人在私人市场停顿时便难流动去政府工程。而且政府工程多为修桥补路,较多使用机械;工程量有增多但帮补不了私人市场的流失。

他认为有关当局未来应做好评估,使用最新数据去考虑是否需要输入外劳,或要做到精准输入,但依他所见,现时大部份工种都不需要输入外劳。他又指,施工技术的科技发展是潮流,难以阻止,工人应增值自己,政府亦应投入更多资源去培训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