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母子堕毙前收迁出信 官僚式公平成压迫?何永贤:已情理兼备
天水围天恩邨一对患有精神病母子被指申请公屋时无如实申报资产,房署去年底向他们发出“迁出通知书”,短短八个月内,住户二人相继身亡,青山医院两次介入均无功而返,社会不禁疑惑,为何精神科医院的建议不获接纳?
房屋局长何永贤今早(9日)在电台节目开腔回应事件,强调房委会同事在整个过程中已尽量给予协助,并在“情理兼备”中取得平衡,亦有给予恩恤期限,包括即时安排社会福利署社工协助,以及不用即时搬走,并为他们申请宝田中转屋。
如转介社工、申请中转屋已属“情理兼备”,不幸事件日后是否就可免再发生?何永贤指未来会提醒前线同事在处理特殊租户时要提高敏感度,在细节上要加强认知,可再“细心啲”,除加强训练及提醒人员,亦会物色更加具医学背景人士加入上诉委员会。
悲剧曝光后,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向《香港01》指,以今日社会环境,政府在推行任何政策时都应“以人为本”,以市民的幸福作为最终依归,期望房署的前线人员遇到高危个案时应警觉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非只顾“收楼”,人情化地看待住户的需要。
何永贤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中表示,房委会同事处理今次个案过程中已尽量给予协助,又为该租房寻求明爱社工协助。她强调因为该租户资产超出了限额系,因此有需要发出迁出通知书。她指出该租户在2012年申请公屋时,并没有上报拥有两块估值共70多万的土地,又强调他们在多次机会下亦没有上报,因此上诉委员会决定要发出迁出通知书。
何永贤称,房委会有向该租户说明搬迁可有宽限时间,暂缓至他们有安身之所,亦已为他们申请宝田中转屋,认为房委会同事已人性化处理。至于青山医院的医生信,她指上诉委员会有考虑整体原因,并已在情理兼备之下尽量平衡。何永贤提及,打击滥用公屋获社会支持,亦很多意见要求政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好多人在轮候册苦等。
何永贤说,日后会提醒同事,在面对有特殊需求的住户时要加强认知,“要敏感一啲”。她续说,上诉委员会是独立机制,有130个成员,当中包括律师、社工及教育界人士。每次处理个案都会由主席委派3个名成员组成审裁小组,其中一个通常会是律师。她又透露,处理今次个案的审裁小组是由两名律师及一个具社工背景人士组成。
何永贤指,今年首7个月,上诉委员会处理的个案中,有近4成结果是可以修订或取消,26%被裁为可取消迁出通知书。她又指有住户去法庭寻求覆核上诉委员会的决定,由此可见市民可由法律途径去寻求协助。
被问到日后会否有任何优化工作,何永贤指,特殊租户的情况可能与一般租户不同,要注意多一点医疗背景 ,多加医学角度意见,目前上诉委员会超过一半成员是律师,未来会物色多一些具医学背景人士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