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同心 安全同行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9月17日定为“世界病人安全日”,以突显病人安全在整个医疗系统中的核心位置。医管局总办事处及各医院联网近期亦陆续展开一系列的病人安全推广活动,包括研讨会及各类分享交流等,推动安全文化在整个机构内落地生根,亦体现了医管局上下对不断提升病人安全的重视和决心。
撰文:医院管理局质素及安全总监黄立己医生
医管局为全港市民提供公营医疗服务,一直将保障病人安全视为首要使命。我们有一套全面的质素及安全制度,持续推动病人安全文化,近年亦积极透过科技辅助,在不同范畴提升病人安全。
在科技方面,近年所有公立医院急症室已引入“远端监察系统”,医护人员可按病人的临床需要接驳监察仪器,实时监察血压、心律和血含氧量等生命体征。一旦病人情况出现异常,系统会发出提醒警报,让医护人员可及早介入。
另一方面,所有急症室的公共洗手间已安装动态感应系统,一旦侦测到异常情况,例如怀疑病人跌倒或长时间没有移动,系统会发出警报,以便职员前往了解及协助,特别加强对年老或体弱病人的安全保障。部分急症室亦已引入“地理围栏定位系统”,透过定位手带监察高风险病人有否离开急症室范围,例如有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视觉或听觉障碍等病人,减低病人走失的风险。
此外,医管局亦积极透过善用科技以减低人为错漏的风险,例子包括近年引入的智能氧气樽,若在运送病人期间,氧气樽气阀未有正确打开,氧气樽会发出警报,减少操作流程出现遗漏的机会。我们亦正在不同临床部门引入智能药柜,可确保安全精准取药,以及提升配发药物效率。
要有效保障病人安全,只靠先进科技或制度并不足够,始终“人”才是医疗系统内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我们亦需要持续地推动安全文化的建构,让医管局上下由管理层到前线员工均把病人安全奉为圭臬。我们鼓励员工主动呈报事故及提出潜在问题,从中促成学习和改进,长远有助提升安全意识,做到及早识别及消除风险,防患于未然。
医管局会持续检视各项流程,不断完善现有机制,同时会推动医患沟通,加强病人参与,与各方携手共建一个更安全、更透明、更可信赖的医疗环境。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