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堕楼惨剧后 虚报资产精神病公屋户遭连环催迁 变无期限暂缓
天水围天恩邨一对精神病母子,疑因房屋署收回公屋单位,先后自尽身亡。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房署称会检视工作指引。一名患焦虑症、住在屯门大兴邨的公屋户廖女士,被指在15年前轮候公屋期间,没如实申报与前夫拥有物业,她声称已离婚、变卖物业无得益,离婚后独居于公屋。
廖女士在7月至8月共收到房署七封“迁出信”,最后一封是“暂缓一个月”、并预告再发“迁出”的信件。直至母子坠楼惨剧曝光后,她收到第八封信,房署暂缓由有限期变成无限期,称如有消息会通知。
廖女士自2005年轮候公屋,2010年成功上楼,住在屯门大兴邨。今年7月底,廖女士收到房署信件,称她在申请人声明中,没如实申报在轮候公屋期间拥有物业,涉虚报资产。房署在7月底至8月底,共发出六封信件,要求廖女士迁出公屋单位。
曾与前夫联名持有私楼 声称离婚后无得益
资料显示,廖女士于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与人联名持有屯门一住宅单位,物业以90万买入,以93.8万卖出。廖女士称,她在轮候公屋期间与前夫结婚,由丈夫家人出首付购入一个私人单位,单位只是“加她名字”,她并没出钱。
她声称,她与丈夫不久后离婚并卖出单位,从中没任何得益。后来,她在大兴邨公屋居住,前夫也在公屋户籍中移除,她已独居已多年。
青山发信“搬离住所而极度痛苦” 宽限一个月
廖女士约于2005年患思觉失调,2013年起患焦虑症,自2017年起于青山医院定期覆诊,早已习惯大兴邨往返青山医院覆诊的路。廖女士称,她同时患哮喘,不能受刺激。7月底,她首次收信后,担心日后没屋住,情绪大受影响,失眠及焦虑,亦因此哮喘发作。整个8月,她收到房署发出六封信件、还有房署职员来电,要她迁出单位。
青山医院于8月25日发医生信,信件提及廖女士因被要求搬离住所而“极度痛苦”,其焦虑症状加剧,还有失眠等征状,建议她继续留在现有住所,以稳定其精神状态。房署于8月29日出信,称“明白在此过程可能面对压力,因此给予更多时间,“暂缓”发出迁出通知书至9月30日。
9月最新信件无暂缓期限
天水围天恩邨一对精神病母子,疑因房屋署收回公屋单位,先后自尽身亡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房署称会检视工作指引。
廖女士9月10日就再获房署信件,称会“暂缓”发出迁出通知书,表明房署正重新检视个案,正检视及优化工作指引及流程。这封暂缓信由有期限变无限期,只提到如有进一步消息,会进一步通知。
廖女士期望,可尽快获肯定答案,不要被收楼,“‘暂缓’也会带来困扰,到底你是收楼还是不收楼?我还需不需要执拾行李?”
《香港01》正向房署查询,个案需时多久才会完成检视,尚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