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延初生子女免税额至2年 许正宇︰因措施助出生率增3%
【施政报告2025】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17日)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出延长初生子女免税额,由一年增至两年,由2026/27课税年度起,在每名子女出生后首两年,纳税人可就该名子女享有双倍免税额,即26万元。
财库局局长许正宇今日(18日)解释为何相关免税额延长至两年,由于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的出生率,相比2023年至2024年同期,录得3%增长,即政府过去鼓励生育的措施,对出生率带来正面影响,惟考虑到财政开支,在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后,选择采取“组合拳”的方针。“我哋究竟推出呢啲措施成效喺边度,你见到我哋过去结果系正面嘅,有百分之三增长。”
▼施政报告2025 将新生子女免税额加长至两年▼
▼9月17日 特首李家超第四份施政报告重点▼
香港生育率持续处于低水平,由2023/24课税年度起,一般子女免税额13万元,纳税人在每名新生子女出生的课税年度,可额外享有13万元的额外免税额,即合计26万元。
初生子女免税额延长至两年 即最高免税52万元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17日)发表《施政报告2025》,宣布延长初生子女的免税额,由一年增至两年,由2026/27课税年度起,在每名子女出生后首两年,纳税人可就该名子女享有双倍免税额,即26万元,换言之两年最高获52万元免税额。措施适用于该课税年度末所有未满两岁的子女。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的出生率 同比升3%
财库局局长许正宇今日(18日)在《施政报告》记者会中,被问到为何初生子女免税额由一年增至两年。他回应指,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的出生率,相比2023年至2024年同期,同比录得3%增长,认为政府过去推出的子女免税额措施,某程度上对出生率带来正面影响。
▼9月17日 特首李家超到立法会宣读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
政府需考虑到财政开支 “组合拳”方针鼓励生育
许正宇强调,政府很清楚生育及供养为综合决定,单一政策措施难以推动或完全改变本港的生育情况,因此政府考虑到财政开支,平衡各方面的因素,采取“组合拳”的方针,包括营造利生育的环境,例如“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加强托儿支援服务等。
点解系两年,唔系更多呢?都系综合考虑,一方面当然睇返需求,我哋究竟推出呢啲措施成效喺边度,你见到我哋过去结果系正面嘅,有百分之三增长。同一时间我哋要考虑能够畀到几多,同埋财政方面考虑等等。
▼9月17日 特首李家超在记者会讲解施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