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公屋螺丝剪短|建造业界:反映赶工文化 质疑管理人员无上报
三个简约公屋工地被揭发有螺丝被剪短等问题,建筑署已展开调查。工程界及建造业人士直指事件反映地盘管理及上报机制出现严重漏洞,但强调并非“组装合成法”本身的安全问题。工程界立法会议员卢伟国今早(11日)在电台节目中指,事件由建筑署主动巡查发现,显示承建商“安保-俊和联营”在地盘管理上出现疏漏,需为事件负最大责任。
结构组件改动须经正式批核 批内部上报机制未如理想
由“安保-俊和联营”负责承建的三个“简约公屋”项目,早前被揭有工程问题有部分接驳螺丝被剪短,铁板连接孔洞亦被擅自扩大。卢伟国今日在商台节目《政经星期六》中指认为,事件反映承建商地盘管理出现疏漏。他强调,任何对结构组件的改动,例如剪短螺丝,都必须经过现场人员的正式批核程序,绝非前线工人可擅自决定。
卢伟国指出,今次问题是由建筑署巡查时才被揭发,反映出承建商内部的上报机制“未如理想”。他表示总承建商当然有最大责任,合约条款明确要求其保证工程质量。他认为,即使工程时间紧迫,也绝不能成为隐瞒不报的借口。
对于外界忧虑是否“组装合成法”(MiC)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卢伟国特别澄清,强调这是一种比传统建筑方法在品管上更具优势的技术。他认为今次纯属地盘管理与呈报系统的“个别事件”,公众毋须因此对“组装合成法”的安全性失去信心。他又补充,由于项目进度较预期“超前”,即使需要将所有问题螺丝拆除重装,也不会对原定的完工时间造成大幅延误。
建造业议会:工人不会擅作改动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在同一节目中亦表示,工地现场因应实际情况调整工序技术偶有发生,但最重要的是必须上报,与工程师团队共同商讨最佳解决方案。何安诚认为,事件可能反映了业界普遍存在的“赶工文化”,但绝不应为了追赶进度而牺牲建筑安全。他表示,现正等待建筑署审视螺丝被剪短的具体位置及其结构影响,才能决定最终的补救措施。
此外,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亦在同一节目上推测,事件未必是前线工人擅作主张,可能是有管理人员私下决定,并没有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