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打风|天文台拟下周一发3号风球 周二最近 转8号视乎3因素

撰文: 倪清江
出版:更新:

【打风/天文台/HKO/风神/天气预测/台风路径/东北季候风】位于菲律宾以东的热带低气压今日(18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风神”(Fengshen,中国提供名称)。 天文台今早表示,风神会在明日(19日)稍后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内,同时预料一股强烈东北季候风会在明日抵达广东,本港风势将会逐渐增强。

由于届时华南沿岸天气主要受季候风主导,天文台会视乎本地风力变化,考虑发出俗称“黑球”的强烈季候风信号。 随著风神在下星期一(20日)稍后逐渐靠近广东沿岸,天文台届时会考虑直接发出3号风球,取代强烈季候风信号,而不会发出一号风球。

天文台表示,风神会在下星期二(21日)最接近本港,天文台届时会视乎风神的强度、烈风区与本港的距离及本地风力变化,评估是否需要改发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天文台热带气旋预测移动路径图显示,风神下星期二早上在本港以南350公里掠过,届时为强烈热带风暴级,受到东北季候风影响,届时会逐渐转向西南方向移动并开始减弱,但转向的地点存在变数。天文台今再上调风力预测,料下周二吹北风5至6级,离岸间中8级,高地达9级,多云有雨,天气稍凉,海有大浪及涌浪。

热带风暴风神10月18日早上08时集结在香港之东南约1,66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65公里。(天文台图片)

在上午10时,热带风暴风神集结在菲律宾马尼拉之东南偏东约540公里/香港之东南约 1,615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65公里,预料向西移动,时速约22公里,靠近菲律宾吕宋一带并逐渐增强。

预测下周二早上本港以南350公里掠过 中心附近风速达时速110公里

热带气旋预测移动路径图显示,风神将向西北移动,明日(19日)横过吕宋岛进入南海,明日傍晚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内。下周一(20日)早上逼近本港东南约500公里,届时属强烈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105公里。

热带气旋“风神”10月19日将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10月18日本港天气酷热。(夏家朗摄)

天文台预测风神下周初遇上强烈东北季候风,风力将先稍增强,并减慢移动,下周二(21日)早上移至本港以南35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110公里。后90度转向西南移动,下周三(22日)早上仍维持强烈热带风暴级,集结在本港西南偏南400公里,要到周四(23日)才移至西南700公里及减弱为热带风暴。

天文台10月18日上午更新热带气旋预测的位置和强度。(天文台图片)
+7

风神会否达台风级?内地澳门料会 台湾日本韩国料不会

现时各主要气象机构预测的路径相若,分别在于评估风神最高强度。中央气象台及澳门气象局今早都料最高达台风级(中心附近风速达时速118公里或以上),天文台日前也料风神会升级台风,但近两日未有再出现在预测中。

台湾中央气象署、日本气象厅及韩国日本气象厅则料最高逹强烈热带风暴级。

位于菲律宾以东的热带气旋“风神”10月18日逐渐移近菲律宾吕宋东部。中央气象台的预测移动路径图显示,预料“风神”19日傍晚进入南海中北部,后靠近华南,约在港以南400公里掠过,再移向海南岛以南方向,最高达台风级。(中央气象台图片)
位于菲律宾以东的热带气旋“风神”10月18日逐渐移近菲律宾吕宋东部。澳门气象局的预测移动路径图显示,预料“风神”19日傍晚进入南海中北部,后靠近华南,约在澳门以南400公里掠过,再移向海南岛以南方向,最高达台风级。(澳门气象局图片)
位于菲律宾以东的热带气旋“风神”10月18日逐渐移近菲律宾吕宋东部。台湾中央气象署的预测移动路径图显示,预料“风神”19日傍晚进入南海中北部,后靠近华南,约在港以南400公里掠过,再移向海南岛以南方向,最高达强烈热带风暴级。(台湾中央气象署图片)
位于菲律宾以东的热带气旋“风神”10月18日逐渐移近菲律宾吕宋东部。日本气象厅的预测移动路径图显示,预料“风神”19日傍晚进入南海中北部,后靠近华南,约在港以南400公里掠过,再移向海南岛以南方向,最高达强烈热带风暴级。(日本气象厅图片)
位于菲律宾以东的热带气旋“风神”10月18日逐渐移近菲律宾吕宋东部。韩国气象厅的预测移动路径图显示,预料“风神”19日傍晚进入南海中北部,后靠近华南,约在港以南400公里掠过,再移向海南岛以南方向,最高达强烈热带风暴级。(韩国气象厅图片)

风神周日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内 强烈东北季候风同日低达广东

天文台早上11时半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指出现时位于菲律宾附近的热带风暴风神会在明日(19日)稍后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内;同时华中气压正在上升,预料一股强烈东北季候风会在明日抵达广东,本港风势将会逐渐增强。

▼10月18日 热带气旋“风神”将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

+3

天文台先发出“黑球” 下周一拟直接发3号风球 不会降级先发一号

天文台表示,由于届时华南沿岸天气主要受季候风主导,天文台会视乎本地风力变化,考虑发出俗称“黑球”强烈季候风信号。随著风神在下周一(20日)稍后逐渐靠近广东沿岸,天文台届时会考虑直接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取代强烈季候风信号,而不会发出一号戒备信号。

3号风球及强烈东北季候风信号都代表本港平均风速现已或将会超过每小时40公里。香港过往也曾出现东北季候风与热带气旋产生共同效应的情况,例如2021年10月的圆规,当时天文台亦曾以3号风球取代强烈季候风信号,其中并未发出一号风球。

3号风球(左)及俗称“黑球”的强烈东北季候风信号(右),都代表本港平均风速现已或将会超过每小时40公里,视乎主导风是来热带气旋抑或季候风而发出。(资料图片)

转8号风球视乎风神强度、烈风区与港距离及本地风力变化

天文台表示,根据现时预测,风神会在下周二(21日)最接近本港,届时会视乎风神的强度、烈风区与本港的距离及本地风力变化,评估是否需要改发8号风球。

天文台表示,风神亦会受季候风影响而开始逐渐转向西南方向移动,但转向的地点存在变数。 在风神及季候风的共同影响下,下周初至中期本港风势持续颇大,渐转多云有雨,下周中期市区气温显著下降至20度左右,新界再低两三度,海有大浪及涌浪。

天文台10月18日上午更新九天天气预报,预测10月21日平地吹北风5至6级,离岸间中8级,高地达9级。(天文台图片)

明天的天气:早上有一两阵骤雨 日间酷热及干燥

天文台预测明日(19日)吹北至东北风4至5级,稍后离岸及高地6级;部分时间有阳光,早上有一两阵骤雨,日间酷热及干燥,气温介乎27至33度,相对湿度介乎50%至85%。

热带气旋“风神”10月19日将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10月18日本港天气酷热。(夏家朗摄)
+6

天文台调高下周二风力 离岸间中8级、高地达9级

九天天气预报显示,本港风力下周一(20日)起增强,吹北风5级,离岸6级,高地达8级;大致多云,有一两阵雨,初时短暂时间有阳光,稍后雨势较为频密,海有大浪及涌浪,清晨气温降至24度,比周日日间9度,晚上气温显著下降。

下周二(21日)风神最接近本港,天文台调高风力预测,料吹北风5至6级,离岸间中8级,高地达9级;多云有雨,天气稍凉,海有大浪及涌浪。下周三(22日)吹北风5级,离岸6级,高地达8级;多云,有几阵雨,天气稍凉,初时雨势较为频密,海有涌浪。下周四(23日)仍然大风,吹北风4至5级,初时离岸6级,高地达8级;大致多云,有一两阵雨,早上稍凉。天文台预测这三日市区气温最低20度,下周三为二十四节气的“霜降”。

6及7级为强风,即3号风球风力;8及9级为烈风,即8号风球风力。

天文台预测下周五 (24日)起天色逐渐和好转,风力稍为减弱,下周末短暂时间有阳光,日间干燥。

香港沿岸水位变化示意图,红色虚线和黑色线之间的距离为水位增长。天文台预计下星期连续数晚涨潮时本港沿岸水位会偏高,晚间部分沿岸低洼地区可能出现水浸。(天文台图片)

下周天文大潮、东北季候风及热带气旋共同影响 沿岸低洼地区有水浸风险

天文台表示,下周在天文大潮、东北季候风及热带气旋的共同影响下,预计本港沿岸水位将会较正常高0.5至1米左右。即使该热带气旋于下周中期逐渐远离及减弱,本港仍会受强烈东北季候风影响,下周中后期水位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下周连续数晚在涨潮时,部分沿岸低洼地区可能出现水浸,天文台提醒市民预早采取适当措施。在2022年10月,本港亦曾受东北季候风及热带气旋纳沙的共同影响而引致水位上升至高出正常潮位约0.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