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缺氧亡死因|专家认为事故涉医护看漏了 认为有改善空间
七旬翁入明爱医院等候眼科手术前腹痛,转往深切治疗部期间其氧气瓶未开气阀,老翁最终身亡,其死因研讯今(23日)续。深切治疗部专家指,医生或相信护士有开气阀,惟亦应再作检查,而当调高氧气度数后血氧未见改善,应怀疑仪器是否没开。专家认为,事故涉及医护“睇漏咗”,有改善空间。他形容以供氧维持血氧含量“系希望嚟”,或可避免心室颤动。案件押后下周一引导陪审团。
死者陈全福(终年79岁,下称:事主),他在2023年11月27日入住明爱医院等候接受白内障手术,翌日不治。医管局及明爱医院并列有利害关系方,事主两名女儿列席研讯。
事主肺部有炎症最终形成败血症
解剖事主的明爱医院时任病理科副顾问医生高扬供称,事主的支气管有少量棕色物体,肺部有异物,右肺上叶有明显炎症反应。高解释,事主吸入异物后,消化道有细菌,导致肺部有炎症,加上胃酸刺激肺部,最终形成败血症。此外,据当日早上抽血的报告显示,其血液中有2种肠道常见细菌,高认为事主的小肠及大肠有管道扩张及黏连,导致肠道不畅通及反刍,肠内容物未能向下排出,或因此向上涌,再被吸入肺部。
未开氧气瓶气阀未开启致缺氧情况恶化
高推断,事主的直接死因为吸入性肺炎连带败血症,间接前因为黏连性肠阻塞,院方在运送途中未开启氧气瓶气阀,导致缺氧情况恶化。
专家证人认为应由一人负责
死因庭再传召屯门深切治疗部主管的专家证人邓伟明,就医护运送事主过程作供。邓引述明爱医院的根源报告指,眼科病房同事运送病人经验不足,使用氧气瓶时听排气声音,认为气阀已开启。根据指引,护士使用氧气瓶前必须检查是否过期、氧气容量是否足够等,再开启氧气瓶气阀,然后才调校度数,应由同一人负责所有步骤。
事故起因有人睇漏咗
邓认为,案发时分由两名护士接驳喉管和扭度数,却无向对方交代,以致“边个做中间(开气阀)无人知㖞”。邓指,医生多数时候会相信护士已开气阀便起行,但:“医生都要检查嘅。”邓续指,当护士加大氧气度数后病人未见改善,应该怀疑是仪器出了问题。邓认为,本次事故有人“睇漏咗”,有改善空间。
事主5块肺叶只剩下1块
邓称,解剖报告显示事主的肺部有很多秽物,5块肺叶只剩余1块未知能否正常运作,对于在运送期间闻氧对心脏停顿的影响,邓形容以供氧维持血氧含量“系希望嚟”,或可避免心室颤动。
参考记录移送过程约需3分钟
有随行到深切治疗部护士长供称,由8楼眼科病房坐电梯送事主到5楼深切治疗部仅需约1分钟多。邓质疑“理论上由8楼去5楼唔会1分钟挂”,他参考的纪录由眼科病房出发至送抵深切治疗部用了约3分钟,指出缺氧时间越久,血氧含量便会越低。
事主女儿指父亲入院时无恙
传毕所有证人后,事主长女自行陈词,哽咽指指父亲入院时无恙,翌日突被告知命危,全家人赶不及见父亲最后一面。她指父亲一直有肠阻塞问题,此病不致命,不解入院后为何会因此病而死,她对于父亲在医院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感到很难受,她接获院方没否认没开氧气瓶气阀,认为父亲不是死于自然。
转房时已出现细菌入血
明爱医院及医管局的庄姓律师,承认眼科病房护士在转房期间未开气阀,最终由深切治疗部发现,惟她希望各方专注在事主的败血症上。事主当日早上曾抽血,结果显示他在转房前已出现细菌入血,继而代谢性血酸中毒,影响器官功能。解剖的医生和专家均认为,肠阻塞或导致事主反刍食物上肺部,因其反射动作不足,以致食物在肺部积存。
院方事后已作补救措施
庄指,院方在事发后已作补救措施,包括模拟运送病人演练、在氧气樽挂提示卡等,未来会继续强化训练和指引,最后再次向家属致以深切慰问。
案件编号:CCDI-989/2023(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