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凤德邨礼贤会恩慈学校员工确诊 研与本地个案关连

撰文: 赖卓盈
出版:更新: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晚(27日)公布,本港今日录得多3宗感染基孔肯雅热的个案,包括一名居于慈云山慈康邨,在钻石山凤德邨礼贤会恩慈学校工作的55岁女员工。中心指,由于患者在潜伏期内曾在深圳市及凤德邨范围活动,她的感染源头有待确定,中心会对病毒进行基因分析,以判断与昨天确诊的首宗本地个案、居凤德邨82岁婆婆是否有流行病学关连,调查仍在进行中。

另外两名个案分别居住在东涌逸东邨以及将军澳厚德邨,他们均曾于10月到访广东省城市。

卫生防护中心公布,本港今日(27日)录得多3宗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包括一名在凤德邨礼贤会恩慈学校工作的55岁女员工。(特殊学校概览图片)
卫生署10月26日公布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患者居于钻石山凤德邨,确诊的82岁婆婆居于雪凤楼,与凤德邨礼贤会恩慈学校相距只70米。(梁鹏威摄)

疑有蚊叮咬隐形患者再传病毒给住凤德邨首名本地患者

本港昨日出现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82岁女患者居于黄大仙凤德邨。中心昨日指,鉴于患者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凤德邨内,因此不排除有未确诊的患者在区内,将病毒传播给邨内的蚊,导致患者受感染。

礼贤会恩慈学校学校女员工本月中曾到汕尾及深圳 上周五发病昨求医

中心透过主动查找怀疑个案时,发现凤德邨礼贤会恩慈学校学校一名55岁女员工感染基孔肯雅热。初步调查显示,她于10月11日至12日到访广东省汕尾市,返港数天后,再于10月19日独自到访广东省深圳市。她于上周五(24日)出现发烧、皮疹及关节痛,昨日(26日)傍晚到广华医院急症室求医,中心接获通报后即时安排患者进行检测。

+3

卫生防护中心分析学校女员工与首名患者病毒进行基因 判断有否关连

该学校女员工居慈康邨,卫生防护中心指与她一同行到访汕尾市的人士及她的三名家居接触者暂时没有出现病征,正接受医学监察。

由于患者在潜伏期内曾在深圳市及凤德邨范围活动,她的感染源头有待确定,中心会对病毒进行基因分析,以判断是否与昨天确诊的本地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连,调查仍在进行中。

确诊的凤德邨礼贤会恩慈学校女员工住在慈云山慈邨,与学校相距300至420米。(房委会图片)

首名患者居雪凤楼 距礼贤会恩慈学校仅70米

首名本地患者、82岁婆婆居于凤德邨雪凤楼,与礼贤会恩慈学校十分接近,仅相距70米,为病毒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可飞行距离(200米)。礼贤会恩慈学校与慈康邨相距300米至420米,超出白纹伊蚊可飞行距离。

患者会接送孙儿到凤钻苑楼下的保良局金卿幼稚园,不是礼贤会恩慈学校。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在凤德商场二楼的医护站,为出现相关症状的当区居民进行抽血检查。(政府新闻处图片)

卫生防护中心凤德商场设医护站 今为7名出现症状市民抽血检查

另外,卫生防护中心由昨日起设立热线(电话:2125 2373)及在凤德商场二楼设立医护站,为出现相关症状的居民作评估。截至今日下午5时,中心已为约1,300居民作评估,其中七名出现相关症状的市民接受抽血检查,等候化验结果期间,他们会按中心建议,使用含避蚊胺或其他有效活性成分的昆虫驱避剂,以有效防蚊。热线及医护站会继续每日由上午9时至下午8时运作。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和黄大仙民政事务处在凤德社区中心合办教育讲座,吸引过百名市民参与。(政府新闻处图片)
第二宗个案涉及一名67岁男子,住所位于东涌逸东邨。(网上图片)

东涌逸东邨男居民确诊 佛山回港前夕发烧及关节痛

第二宗个案涉及一名67岁男子,住所位于东涌逸东邨。初步调查显示,他于9月29日至10月24日独自到访广东省佛山市。他于10月23日出现发烧及关节痛,翌日回港到北大屿山医院急症室求医。他有三名家居接触者,暂时没有出现病征,正接受医学监察。

第三宗个案涉及一名76岁女子,住所位于将军澳厚德邨。(网上图片)

将军澳厚德邨76岁婆婆发病多日 周日回港入急症室求医

第三宗个案涉及一名76岁女子,住所位于将军澳厚德邨。初步调查显示,她于10月17日至26日独自到访广东省广州市及惠州市。她于10月22日出现发烧及关节痛,于当地医院求医。她于昨日(26日,星期日)回港,并到将军澳医院急症室求医。她有两名家居接触者,暂时没有出现病征,正接受医学监察。

+11

3宗新增个案 暂2宗列输入个案

三名病人均获安排入院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他们的血液样本均对基孔肯雅病毒呈阳性反应。

由于上述67岁男子及76岁女子於潜伏期曾到访广东省,中心认为他们是在外游期间受到感染,属输入个案。中心会继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已把个案通报广东省卫生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