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因组计划|累逾5.2万参加者 未来5年冀搜7万样本助寻病因
香港基因组中心自2021年开展“香港基因组计划”以来,成果理想。该中心表示,截至2025年10月中,已成功招募超过52,000名参加者。处理的基因组数据量极庞大,超过9,000TB。中心已制订未来5年、直到2030年的发展蓝图,目标是收集60,000至70,000个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推出快速基因组测序 曾两日内完成助临床诊断
香港基因组中心于新闻简报会上表示,该中心其中一个重要进展是推出快速基因组测序,曾在两日内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及相关分析,协助医护团队因应诊断探讨适切可行的治疗方向,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资讯。
根据医务卫生局委托独立顾问所进行的评估研究显示,接近90%受访香港基因组计划参加者均表示,对其整体经验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77%参加者认为测序结果有利治疗 中心研究药物基因组学
香港基因组中心首席医务及科学总监钟侃言医生表示,全基因组测序有助医护团队为病人寻找潜在发病原因。受访的基因组计划参加者中,77%认为测序结果对其治疗方案带来正面成效,如确诊病因,终结病患多年的寻找病因历程、更精准的用药方案、减少用药副作用、手术及后续治疗建议等;此研究刊登于医学权威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钟侃言指出,中心亦将著力研究药物基因组学。这是有关基因遗传变异如何影响药物方案及用药份量,亦会影响治疗成效。现时科学界逐渐对这范畴感兴趣,这个领域相当值得投放资源。他将在本月香港举行的基因组医学国际会议上有更详尽讲解。
积极推动跨地域合作 基因组医学国际会议本月举行
香港基因组中心亦积极推动跨地域的合作,为病人带来更大的福祉。钟表示,欢迎与更多专家经验交流,包括从基因组角度分析复杂的个案。他又指,香港基因组中心建立以华南地区人口为主的基因组数据库,当中涵盖超过20项遗传病、罕见病和常见病例,有助与国际专业研究及医疗团队进行交流,推动医药研发及创新。
他又提及香港基因组中心首次联同国际罕见病协会(Rare Diseases International)及全球最具影响力医学期刊《刺针》罕见病专家委员会(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Rare Diseases)办的医学盛事:基因组医学国际会议,将于11月17日于香港举行,云集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业界领袖,就基因组医学、罕见病、人工智能、数据共享等议题进行讨论。
精准识别致病根源 安排针对性个人化治疗
而在今次的新闻简报会上,香港医学专科学院 – 香港基因组中心“基因组医学卓越研究奖”得奖学者、肾病科专科医生马铭遥,及香港内科医学院 – 香港基因组中心“基因组医学卓越海外及本地进修奖学金”得奖学者、心脏科专科医生李博谦,以及钟侃言亦分别以不同个案,讲述全基因组排序在罕见病、心脏以及肾病领域上,如何为患者带来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惠及患者家属。
马铭遥分享的肾病个案中,基因组医学的应用无论在诊断、预后、治疗方案抑或肾脏移植风险评估等方面都带来正面影响。长期肾病是健康的“隐形杀手”,希望能就此提升公众的认知。
李博谦则透过心肌病变的病人个案,阐述基因组医学在诊断及治疗方面担当的重要角色。他讲解的个案中,利用了基因组测序精准识别致病根源,并为患者安排针对性的个人化治疗方案,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以及帮助她的家庭更好地计划未来,安排有关生育计划的基因咨询,例如进行胚胎植入前基因测试和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