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交通总部下周起不定时不定点全港执法 首用无人机两路段作试点

撰文: 杨婉婷 黄煦致
出版:更新:

警方交通总部今日(4日)举行记者会,预告交通总部将于下周(9月7日)起,统筹五大总区进行全港大规模执法,分别是打击不专注驾驶的“亮景行动”,及打击货车违例事项的“捷风行动”,透过不定时、不定点针对驾驶者违规行为,包括路障截查、高点录影等,旨在警剔驾驶者注重道路安全,改变不负责任驾驶行为,减少交通意外发生。

同时,警方将首次使用无人机在非市区路段作试点进行交通录影执法,加强对违例司机的阻吓性,包括石澳道及荃锦公路,在两路段的上落斜急弯,以不定时形式,对横越双白线等违例行为,进行高空定点搜证,警方会纪录车牌,确认违例行为及司机身份后,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或传票。警方强调,无人机执法以透明及公开原则进行,无人机会在公众地点执法,执法地点附近会设置告示通知公众,机身会有反光贴及红蓝闪灯,无人机在录影搜证上会遵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

交通总部将于下周起,联同五大警区进行全港大规模执法,不定时、不定点针对驾驶者违规行为。(警方提供)

交通总部(道路安全)总督察林启森解释以石澳道及荃锦公路为试点,原因是两路段均路窄多弯、双线来回行车,以及是发生致命严重交通事故黑点。同时两路段是电单车发烧友或跑车爱好者车聚热点,很多时在上址进行车速比试,亦有新人司机在上址兜风,但往往忽略自身能力,“谂住链返两转,揸快少少无问题”,对其他道路使用者构成危险。

他续指,由于两路段地域扩阔,缺乏合适高点进行录影执法,令警方执法行动受到制肘。利用无人机能打破地形限制,前线人员可因应意外趋势及情报,灵活调配执法模式,加强阻吓性。警方希望透过善用科技执法,成果为本,以改善道路安全情况为目标。使用无人机的相关操作,与现行流动摄录执法无异,但赋予前线人员更加大的灵活性执法。

警方交通总部首次使用无人机执法。(警方图片)

石澳道过去5年,一共发生4宗致命交通意外,当中比较令人关注发生在2021年圣诞节翌日早上,一名25岁“P牌”电单车司机沿石澳道往石澳方向行驶,载同友人兜风,当驶近鹤咀对开时,失控越过对面线与一辆私家车迎面相撞。电单车司机受重伤,即日死亡。

荃锦公路更加是事故多发热点,过去5年共发生6宗致命交通意外,而且有数宗牵涉越线的严重意外,例如在2024年9月27日凌晨时分,一辆私家车沿荃锦公路往石岗方向上斜时越过双白线,撞到对面线的一辆车。38岁电单车司机头部重创,最后不治。

今年7月25日荃锦公路车祸

+1

而单单在2025年7月及8月,已发生两宗致命意外。首宗在今年7月25日,一名31岁男子驾驶一辆电单车沿荃锦公路往八乡方向行驶。期间,该辆电单车失控撞壆。电单车司机身体多处严重受伤,其后被证实死亡。

第二宗发生在刚过去周末,一名22岁电单车司机沿荃锦公路往元朗方向行驶,期间突然右转横越双白线,当时另一名71岁电单车司机高速驶过,迎头相撞,最终71岁电单车司机抢救后不治。

今年8月31日荃锦公路车祸

+1

警方呼吁所有驾驶者,尤其是电单车及货车司机, 道路安全,你我有责。警方做的所有行动,包括宣传、教育或者执法,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市民宝贵生命,减少交通意外发生。

警方交通总部首次使用无人机执法。(警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