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内地执法人员3月呃9人$240万 警拘大学生“特务”检假辅警证
警方再破获9宗假冒内地执法人员的电话骗案,分别发生于今年7月至9月。骗徒讹称受害人在内地“洗黑钱”,再派“假特务”亲身到受害人住所附近取“调查资金”。9名受害人年龄横跨16至71岁,其中8人中计,共失240万元港币。据悉,最高一宗损失70万元。
警方前日(3日)拘捕一名21岁本男大学生,他涉嫌“冒充警务人员”、“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及“企图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人员在其住所搜获假冒的香港辅警委任证、一份假保密令。
3个月9人报案 收内地执法人员来电指涉洗黑钱需钱证清白
今年7月至9月期间,警方接获9人报案,他们均指曾收到一通不知名来电,对方自称为内地执法人员,指控他们在内地涉及一些经济犯罪活动,并要求受害人交出自己的资金予对方调查。由于受害人担心自己涉案兼急于证明自己清白,于是听从骗徒指示。骗徒在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后,指示受害人到自己的住所附近,面见另一名特务调查人员。
当大8名受害人不虏有诈,接指示到各自的住所附近,会见另一名本地男疑犯。 该疑犯自称为特务调查人员,协助受害人调查案件。 8名受害人面见“特务”后,共向特务交付港币240万元现金。剩余一名受害人,于见面前察觉有诈,于是拒绝见面交付现金,幸无损失。据悉,当中损失最大一宗损失70万元。
据了解,9名受害人年龄介乎16岁至71岁,包括3男5女及一名女童。他们报称为内地留学生、家庭主妇,退休人士。
21岁男大学生扮“特务” 携假委任证及保密令收钱
警方油尖警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高级督察陆智灏指,受害人发现被骗后陆续报案,油尖警区刑事部接手调查,迅速翻查大量闭路电视片段,成功锁定男疑犯的身份。 调查所得,该名男疑犯在上述9宗案件中,担任扮演特务调查人员的角色,与多名受害人见面。该名男疑犯除了自称为特务调查人员外,亦会向受害人展示委任证及保密令,并指示受害人签署保密令及交付现金。
警员前日(3日)下午约5时,持法庭搜令长沙湾一住所内,拘捕一名21岁姓陈本地男子,他报称为一名大学生。探员随后在该名被捕人士的住所内,搜获了两张假香港辅警委任证,一份假保密令,一部手提电话,一部手提电脑,一部影印机,以及被捕人犯案时所穿的衣服。被捕人现正继续被警方扣留调查,警方仍在调查他会否牵涉更多案。
警方提醒市民,当接获陌生来电,尤其来自海外或自称执法人员的电话时,必须提高警觉,有需要时可与家人或身边朋友商量。 警方重申,执法人员绝不会要求任何人进行银行转帐汇款或现金交易,或要求任何人提供自己的个人银行户口资料作调查之用。
市民如有任何怀疑,应致电“防骗易18222”热线查询。市民亦可下载流动电话应用程式“防骗视伏APP”(Scameter+),以辨识诈骗及网络陷阱,减低受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