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黄金及合金扮陶瓷成衣 图走私日本越南 海关X光验密度揭穿

撰文: 陈傲淇 黄伟民
出版:更新:

海关上月先后捣破两宗偷运贵金属案件,检获60公斤金银合金及80公斤黄金,市值高达1亿元。案中货物以陶瓷茶盘及成衣作掩饰,经加工后企图寄往日本及越南。当中的合金若成功寄出日本,海关料可逃避200万元当地税项。关员以X光验货,发现藏有黄金和金银合金的物品,密度与其他货物不同,深入检验后揭发案件。

海关检获60公斤金银合金及80公斤黄金,市值高达1亿元。(黄伟民摄)

陶瓷茶盘顶加铅片 藏加工贵金属图出口日本

第一宗案件发生于10月3日晚上,海关根据风险评估和情报分析,拣选一票由香港拟出口到日本的空运货物作查验,货物报称载有陶瓷茶盘,重410公斤。海关利用X光机扫描货物,发现器具呈现两种不同颜色的影像,显示器具由不同物料制造而成,与申报的陶瓷物料不相符。

海关于是决定开箱作详细检查,发现货物合共有21个纸箱,每个箱内有6个茶盘,即合共有126个茶盘。茶盘包装全新,而且有独立包装,包装上亦印有该款茶盘的图案,却没有品牌,海关认为情况并不寻常。

每个茶盘顶部都有一块异常沉重的黑色铅片,上面有加工过的痕迹。(黄伟民摄)

经检验后,海关发现每一个茶盘的顶部都有一块异常沉重的黑色铅片,上面有加工痕迹,引起海关怀疑。人员小心地刮走黑色铅片表面的陶瓷,发现涂层底下全部都是银色金属,与申报的涂层物料不相符。最终海关人员共搜获60公斤经加工的高价值怀疑贵金属,价值约2,000万港元。

海关人员刮走黑色铅片表面的陶瓷,发现涂层底下全部都是银的金属。(黄伟民摄)

寄越南服装材料成衣内有乾坤 藏表面粗糙银砖实为黄金

第二宗案件则发生在10月16日晚上,海关根据风险评估和情报分析,拣选一票由香港拟出口到越南的空运货物作查验,货物报称服装材料、标签及布料样版,共有19件,重223公斤。

海关利用X光机扫描货物,发现当中有3件货物的密度,较其余16件货物异常地高,并且呈非常深的蓝色影像,怀疑是金属物体,与申报内容不符。该3件货物每件重约31公斤,合共重约100公斤;若以空运方式来运输沉重的服装材料,运费高昂,并不合理,海关人员因此起疑。

有关货物报称为服装材料、标签及布样版料,拟寄往越南,X光显示其中3件货物密度异肖地高。(黄伟民摄)

海关随后开箱深入检查,发现3件包装一样的货物内,均藏有一块银色砖块。砖块表面粗糙,无经过仔细打磨。人员怀疑该层银色物质只是用作掩饰,于是利用工具钻入外部非常坚固的银色砖块,经过一段时间终钻开,最终在砖块内发现怀疑为黄金的金色物质。案件中,海关合共检获重约80公斤的怀疑黄金,估计市值约为港币8,000万元。

海关人员于是利用工具钻入外部非常坚固的银色砖块,发现黄金。(黄伟民摄)

机场科空运货物第一组督察曾家俊指,两宗案件中,不法之徒尝试采用不同的收藏手法,意图掩人耳目,蒙混走私贵金属和黄金,但在海关人员严谨和专业的查验流程下,走私者精心设计的藏匿伎俩,最终都是徒劳无功。案件及后交予海关有组织罪案调查科跟进。

有组织罪案调查科特别调查第一组调查主任何廷俊表示,经抽样化验证实,第一宗案件检获的126件铅片当中,证实当中含30%金及70%银。他指走私贵金属至日本,主要是为了逃避税项,若该批货物成功走私,估计可逃税200万元。案中香港寄货公司于去年年尾才成立,报称地址是一间秘书公司,并无任何实质业务,海关相信已经成功打击这个最近开始运作的走私团伙。

而第二宗案件中,海关相信不法分子为了逃避越南对黄金进口的严格管制,而铤而走险。经调查显示,该批货物是由一间本地物流公司,经拼单后加入到一票报称为成衣、准备出口到越南的货物中,海关现正全力追查寄货人身份。两宗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会有拘捕行动。

海关机场科空运货物第一组督察曾家俊(左)及有组织罪案调查科特别调查第一组调查主任何廷俊(右)交代案件。 (黄伟民摄)

海关指,经大力打击后,不法分子为了降低风险及增加海关执法的难度,不惜增加成本,采用更复杂的走私方式,例如由以往走私黄金金条,改变为制作成合金,或收藏在其他金属之中。两宗执法行动充分显示香港海关打击走私的专业能力,海关会继续透过情报主导以及风险管理为原则,堵截一切走私活动。

海关重申,走私属严重罪行,根据《进出口条例》,任何人输入或输出未列仓单货物,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港币200万元以及监禁7年,市民切勿以身试法。

市民可致电24小时热线182 8080,或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举报走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