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州邨双尸案|社协称两兄弟属社区孤立 促扩展识别高危家庭计划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长沙湾元州邨周二(11日)发生双尸命案,一对67岁和59岁兄弟被发现陈尸在元乐楼住所内,警列作“自杀”及“尸体发现”。前精神咨询委员会委员及社协干事阮淑茵今早(13日)接受电台节目访问时,指个案令人心酸,认为案中两兄弟属“社区孤立”人士,与社区接触较少。她又指,有长者反映关爱队的服务质素需要提升,而非只看数字,希望关爱队能接受更多训练,如沟通技巧等。

长沙湾元州邨周二(11日)发生双尸命案,一对67岁和59岁兄弟被发现陈尸在元乐楼住所内。(资料图片/翁钰辉摄)

阮淑茵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个案令人心酸。她认为,虽然同类事件无法百分百完全避免,但可以从中吸取教训,防止再度发生。她认为,今次个案中的两兄弟属“社区孤立”,是隐蔽个案。阮淑茵说这类个案可能因过去求助经验等,而对人有戒心,接触时需要耐性及时间。

关爱队有优势但须加强培训沟通技巧

该区关爱队曾在去年探访过死者,指当时两人并无异样。阮淑茵指,希望关爱队能接受更多训练,但“关爱队帮唔到太多”,他们亦需要转介个案接受更深入及专业服务。不过,有有长者反映关爱队不应只看数字,希望质素上可以有所提升。关于关爱队的训练,阮淑茵认为需要持续进行。她认为关爱队有优势,因关爱队已在社区内建立了知名度,长者在接受帮助时不会过于有戒心,建议可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

长沙湾元州邨揭发双尸案,深水埗区议员兼元州关爱队副队长陈伟明表示,关爱队去年曾探访涉事家庭一次,并形容今次事件不幸。(资料图片/林振华摄)

阮淑茵又说,希望政府尽快扩展“识别高危家庭试点计划”。她也提到,高风险个案的定义需由政府提供更清晰的指引,以便能够将像是“以老护老”这类形式纳入高风险家庭的范畴;不仅关注他们的身体机能,情绪和心理状态亦需被纳入评估中。

她还指出,有个案或因工作非常繁重,“无心机谂点求助”,只关注如何照顾好家庭;也不知该向谁求助,而求助经验亦会影响他们是否会继续寻求协助。

长沙湾元州邨元乐楼一对兄弟倒毙屋内,事件揭发后,有人在楼层电梯大堂放下插有香支的橙拜祭。(资料图片/林振华摄)

阮淑茵续说,照顾者热线在情绪支援方面虽有帮助,但个案更多时候希望能获得实际援助。她认为,照顾者热线的实际援助比例可以提高,同时希望医管局的照顾者支援能扩大至更多群体,并逐步放宽对非长者困难家庭的支援。

长沙湾元洲邨11月11日发生双尸命案。(翁钰辉摄)

立法会议员李世荣在同一节目中表示,不希望经常有同类事件发生,发生后便需要关注。他指出,现有支援照顾者的热线和通报机制属起步阶段,尚未完全有效,可能未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和扩大相关措施。李世荣强调,“有数据冇行动可能继续有悲剧发生”,尤其是社区隐蔽个案,若不接受支援,情况会更加严峻。

针对通报机制和照顾者热线,他呼吁加强支援,同时推动公众教育,如办社区讲座等。他又认为,许多个案可能不会主动求助,但有迹可寻,政府可从医院纪录中找出个案,“无论大病定小病”,都可以发送讯息向病人嘘寒问暖,相信有助减少类似个案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