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公司招文员氹投资伦敦金呃4人$100万 警拘4人检逾500份履历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警方昨日(20日)展开代号“领战者”反诈骗行动,打击一个本地诈骗集团,以招聘为幌子,诱骗求职者进行高额伦敦金投资,至少4人受骗,涉款超过100万元。人员以涉嫌“串谋诈骗”拘捕2男2女主脑及骨干,检获多达539份求职履历。

据了解,其中一名受害人为70岁老妇,欲重投社会“揾外快”而应征,起初获告知公司从事首饰、金饰生意,入职后却只叫她不断“计数”,继而有做媒人的“同事”游说她下载平台投资,她输钱后不断加钱平仓,每次加约5至10万元,一个月内被骗近47万元。警方行动期间,亦在涉案公司发现两名新求职者,及时阻止他们受骗。

行动中,警方检获13部电脑,逾500多份求职履历,并冻结该公司户口内的12万元。(陈浩然摄)

中区警区重案组第二队侦缉督察黄展浩指,近日接获市民举报,指有公司在今年9月至10月期间借网上招聘,在受害人加入公司后“巧立明目”诱使他们投资,骗取金钱。该公司透过招聘平台刊登职位广告,声称以港币1.7万至2.3万元月薪聘请全职文员,或时薪60至120元聘请兼职文员。

应征过程中,求职者会被通知有7天试用期;诈骗集团成员会旁敲侧击,了解求职者的财政状况,借此筛选潜在受害人进行诈骗。骗徒之后会游说求职者下载一个虚假交易平台,要求将金钱存入诈骗公司的银行户口,以开设虚假的投资户口进行投资,同时要求签署投资授权书等开户文件。

有诈骗集团以空壳公司在网上招聘文员,其间诱骗他们投资高额伦敦金;至少4人受骗损失100万元。行动中,警方拘捕4人,包括两名主脑及两名骨干成员。(陈浩然摄)

当受害人发现户口资金所余无几,骗徒便会讹称其投资失利,若想取回本金,就额外支付30万至50万元才能“解锁”户口。若求职者拒绝开户,骗徒便会以“试用期不达标”为由将其解雇。黄展浩指,警方经调查后发现,该间位于上环的诈骗公司,过去数月已成功诈骗最少4名受害人(27至70岁),损失由5万至47万元不等,总损失金额超过100万元。

据悉,该公司运作近7个月,期间制作假APK档,模仿正规伦敦金交易平台的介面及标志。有受害人在下载正版平台后,发现无法登入,始惊觉受骗。

中区警区经情报分析及深入调查,迅速锁定集团主脑及骨干成员,并于接报后两日展开拘捕行动。昨日派员于诈骗公司附近埋伏,趁成员进出单位时,成功在诈骗公司及住所拘捕4人,包括两名主脑,一人有黑社会背景,为诈骗集团负责人及银行户口持有人;另一人则负责扮演面试经理,向求职者进行面试考核;另外两人则为骨干成员,负责作媒人,佯装自己已经成功透过伦敦金投资赚取高额回报,从而游说求职人士进行投资。

行动中,警方在涉案公司发现两名新求职者,及时阻止他们受骗。黄展浩又称,人员在公司内检获多达539份求职履历,相信为曾经面试的潜在受害人,警方已联络相关人士作出提醒;另外,人员亦检获13部电脑、5部手提电话及一批文件,即场检查后,发现没有任何真实投资交易记录,证明该公司为空壳公司,无实际营运,并已成功冻结相关公司户口内约12万元。警方相信,是次行动已成功瓦解该诈骗集团。

中区警区情报组侦缉督察留芷君表示,在是次案件中,骗徒正是借着广大市民急于求职以及“揾快钱”的心理进行诈骗。适逢即将来临的圣诞节及农历新年长假期,警方预计不少学生与年轻人会于此期间寻找兼职工作。

警方呼吁求职者,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应特别留意月薪或时薪异常高但对学历及经验要求极低的招聘广告,并宜事先查证公司的背景、业务性质、实际规模及营运状况。若发现实际工作内容与招聘广告描述明显不符,应立即提高警觉。

同时,求职者必须对招聘单位提出的任何可疑要求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涉及违法行为、要求预先付款或转帐、进行任何形式投资、声称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计划,或要求下载来历不明的手机应用程式或软件,上述情况均极可能为诈骗陷阱,市民应保持怀疑态度,切勿轻易提供个人资料或转移金钱。如有疑问,应立即向警方求助。

有诈骗集团以空壳公司在网上招聘文员,其间诱骗他们投资高额伦敦金;至少4人受骗损失100万元。行动中,警方拘捕4人,包括两名主脑及两名骨干成员。(陈浩然摄)

警方重申,干犯串谋诈骗罪、欺诈罪,均属非常严重的刑事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处监禁14年,市民勿因一时贪念铤而走险。如果怀疑受骗,请立即致电警方24小时热线防骗易18222查询,当遇上可疑电话号码、银行账户,亦可以透过警方推出的防骗视伏App进行搜寻,以评估诈骗风险,免堕陷阱。

中区警区重案组第二队侦缉督察黄展浩(右)及中区警区情报组侦缉督察留芷君(左)交代案情。(陈浩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