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是深陷抑郁还是机会处处?“只差5年”心态已大不同

撰文: 半宅职薯
出版:更新:

年轻人就是社会的未来栋梁,但最可惜的是,今天香港的年轻人群体之中,弥漫着一种无力感和消极情绪。今天半宅职薯就和大家讨论年轻人对于工作和事业的想法。

五年人事大改变

就是说五年前的香港年轻人,和在今年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想法和态度已经有很大分别。

大约五年前投入社会的年轻就业者,他们想法相较今天的年轻就业者传统:接受权威;先付出,后回报;更加着眼于长线发展,较不介意现在的额外付出;比较接受按部就班的事业阶梯。

但今年今日的年轻就业者,普遍存在一种负面情绪,刚刚投入社会,甚至乎未投入社会,便已经觉得自己被剥削。这种心态,某程度上与上司雇主对立,而体现于追求即时的回报之中。

举一个例子,五年前一个新毕业的年轻人当一个小薯的岗位,你去教他一些进阶的工作技巧,例如一些他上司才知道的工作方式,他会视之为机会,尽量吸取,并且表现得感恩。

但今年今日的年轻就业者,未必是这样想。相反,他们有可能会认为你教他上司的工作技巧,是希望他以小薯的工资,去做上司的工作,属于雇主剥削雇员的行为。

相关文章:“工作态度正常”的人买少见少!8大特征属基本 很多人却做不到

+12

付出先?还是看回报先?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普遍来说,几年前的年轻人采取“先付出,后回报”的心态,今天的年轻人采取“先看有多少回报,才决定付出多少”的心态。

这种心态也体现于今年今日的年轻就业者频密转工的状况:“谁家公司给我高一点薪金,我便到谁家打工。至于旧公司对我的栽培,也只不过是利用我去付出多一点而已。”

培训责任由年轻人全部承担

今时今日年青就业者的想法,会引致雇主减少投放在年轻人的培训与栽培:既然栽培了年轻雇员他也是会走,那么雇主也采取“即食”方式,只会聘请能够即时产出的员工。

那么问题便来了:谁人负责栽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呢?

答案就是没有太多雇主愿意,除非有人先付出金钱。而说实在,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就是每一位年轻人都必须受过很多的教育和培训,才会被视为准备好投入职场。而提供这些教育和培训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学校。

结果年轻人迟迟未能踏入职场,这对于年轻人本身未必是问题,但对于经济状况不佳的父母,便构成很大经济负担了。

人都会自我实现

人的思想构造是很特别的,对于外来资讯,我们的大脑都会把其过滤:删减、扭曲、概括化。如果一个人对于世界的信念正面,他自然会不知不觉的选择正面的资讯和例子,去加强自己的信念,反之亦然。

不同的信念,会影响一个人大大小小的决定和选择,造就出截然不同的自己。因此,积极乐观的人,更大机会在最后自我实现,获得乐果。

相关文章:90后00后将颠覆时代?不是麻烦制造者 7大特质加速职场革新进步

+17

给年轻人的说话

我有以下说话对年轻一代的小薯说:

“你们活于一个最抑郁的年代,因为上流空间已经较几十年前大幅度收窄,学历大幅度贬值,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父干。先天条件不够好的,要比其他人付出多很多,才有机会出人头地,结果,对未来不在存梦想,及时行乐,成为了你们的选择。”;

“与此同时,你们也活在一个最多机会的年代。很多的年轻人经已选择躺平,不再努力为事业打拼。结果雇主都在求人才。只要你坚持,不怕艰苦,先付出,后谈回报,其实很容易鹤立鸡群,突围而出。在人生的跑道上,坚持的人其实很少,只要你做到坚持,便经已赢了一半。”

结语

没有人可以完全看见世界的全貌,却通常是看见自身信念所投射的世界。你可以尝试把自己置身于各种价值观的环境,从第三身角度了解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你会发现,世界会从此变得不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