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直击|从玉林小巷到峨眉山巅:耙耳朵与抱佛脚的文旅新经济

撰文: 王晋璇
出版:更新:

一首《成都》唱红玉林路的小酒馆,却唱不尽四川的底蕴。当网络热潮褪去,《香港01》记者深入这片“巴适”之地,川剧《皮金滚灯》“耙耳朵”文化背后的生活哲学;东方佛都、大佛禅院的宗教文旅深度游;更有乐山大佛闭眼、峨眉山猴群抢包、高学历僧侣、“抱佛脚”、“峨眉山会惩罚每一位嘴硬的人”等网络热点话题,共同构成了四川文旅的独特魅力。如今,四川更以数据驱动文旅政策,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从“网红城市”走向“文旅产业强省”。

“象城大剧院”出演经典川剧剧目《皮金滚灯》,展现川渝地区独特的“耙耳朵”文化。(王晋璇摄)

“耙耳朵文化”——川渝家庭的生活哲学

2017年,中国内地一首民谣歌曲《成都》爆红,“和你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走到玉林路的尽头”等歌词引发全民打卡热潮,四川省会成都自此成为新一代的“顶流”旅游城市。如今,玉林路的巷子中座落著大大小小的文艺酒馆、文创小店。每到夜晚,人们或挽着手漫步在灯光幽暗的静谧街头,或坐在街边的马路牙子上谈天说地,或坐在酒馆门口的露营椅上喝酒欢声笑语⋯⋯不仅映照了《成都》歌词中的那句“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更体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核心精神——“巴适”(四川话,形容舒服的生活)。

《香港01》记者近日跟随四川参访团,深入探访这座网络神话已然蜕去的城市,发现这片巴蜀之地蕴含着更多除“流量”和“打卡”之外的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例如,四川“耙耳朵”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历史因素,被称为“辣妹子”的四川及重庆地区的女性性格往往爽利能干,拥有较高的家庭地位和话语权。“耙耳朵”形容丈夫面对妻子更愿意“服软”和“顺从”,以维护家庭和谐。在四川,下厨更多是男性的兴趣和职责,女性则不被要求“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皮金滚灯》是川剧经典戏目,参访团在四川省乐山市“象城大剧院”观看演出。主角“皮金”是一个中年男人,沈迷赌博输光了钱财,被妻子严厉惩罚,要求其将一盏点燃的油灯顶在头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例如钻板凳、翻跟头、打滚等,加上皮金发自肺腑喊出那句“耙耳朵是四川男人的美德!”引得观众连连喝采。该剧目在四川地区流传甚广,以高难度杂技和幽默表演展现四川“怕老婆”的生活哲学,近年来热度与作为国粹经典的“川剧变脸”可相提并论。此外,“象城大剧院”还有峨眉武术、变脸、喷火、猴戏等经典剧目表演,融合了当地传统文化及人文风光。

“历史、宗教”——活化文旅深度游名片

除独特的民俗文化外,四川省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的旅游资源。四川的佛教传播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末年,长达两千余年。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于此,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积淀,形成了“山佛相融、禅意萦绕”的文化特色。如今,乐山大佛、东方佛都、大佛禅院及峨眉山金顶等景点,虽具浓厚宗教背景,却逐渐成为旅客开展文化深度游与祈福祈愿的热门目的地。

“大佛闭眼”——千年匠艺与民间传说

其中,“乐山大佛”最具盛名,大佛为唐代所建,依凌云山岩壁凿刻,通高约 71 米,是世界最高的古代摩崖石刻(指直接刻凿于山崖石壁上的文字或图像)佛像,故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游客可通过“九曲栈道”直达大佛脚边,寓意“抱佛脚”。乐山大佛本是睁眼看著世间,但历史上有四次出现过“闭眼”和“流泪”的形象。民间有传闻,大佛每次闭眼都恰逢我国遭遇灾害,大佛因不忍直视人间疾苦而选择“闭眼”,许多游客处于对神秘现象和好奇和对佛教文化的信仰,纷纷前往大佛景区。

+5

“东方佛都”——石窟奇观与香港电影记忆的交汇地

位于“乐山大佛”附近的“东方佛都”景区亦采用摩崖造像的技艺,整片山崖雕刻著几十尊佛像包括170米巨型卧佛、33米高的洞中坐佛等,被誉为“中国第五大石窟群”。走进山体内部的佛像洞窟,暑感顿消,迎面而来的是佛像肃然挺立而带来的阵阵凉意。景区内的连心山因作为1998年郭富城主演的香港电影《风云之雄霸天下》的拍摄地而闻名,173级陡峭石阶与悬挂的连心锁成为游客重现影视记忆的打卡圣地。

+2

“峨眉山”——从佛教圣地到徒步打卡的蜕变

从乐山驱车一个小时便能抵达峨眉山市的峨眉山景区,峨眉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其佛教文化始于晋代,以“金顶佛光”、“十方普贤菩萨”圣像等宗教奇观吸引朝圣者不断。在云雾缭绕、下著微雨的时日,在金顶菩萨像之下香火不断,亦有僧人和普通信徒在像前下跪朝拜。此外,海拔3099米的峨眉山因网络梗“峨眉山会惩罚每一位嘴硬的人”引爆徒步热潮,游客纷纷挑战全长约25-27公里的登山步道。其中,山中特有的藏酋猴群成为“新晋网红”,它们相较于“金丝猴”性情更“残暴”,偏好抢夺游客的食物和背包,引爆了网络讨论度和游客量。在金顶上更有“法务流通处”,售卖官方的“开光手链”和各类文创产品,虽价格不菲,仍有大量游客购买。

“高学历僧侣”——斯里兰卡博士也来当和尚?

在峨眉山市区东郊的“大佛禅院”为当代大型汉传佛教建筑群,以明清风格中轴布局建造,设有佛学院及文化展览馆,兼具宗教仪轨、僧才培养与文化传播功能,展现传统佛教美学与现代宗教实践的融合。近年来,内地寺庙招收僧人学历要求为985、211(国内重点大学)引发巨大讨论,僧人镇慧法师接受《香港01》访问,表示禅院中不乏高学历僧人,更有一位于斯里兰卡攻读佛学博士的僧人,硕士、本科学历亦并不罕见。不过,他强调禅院招收的最低要求为高中毕业,年龄则为18至35岁,成为僧侣还需要家人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及当地派出所的无犯罪证明等材料。

四川为打造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为品牌的旅游产业,多个城市开始推出一系列的文旅产业政策。成都市近期实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政策,以数据分析技术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应用于景区人流管理、商业业态调整及文创开发。具体措施包括依据宽窄巷子消费轨迹规划商铺类型,通过夜游锦江人群画像优化夜间经营,并利用杜甫草堂客流数据实施分时段管理。

乐山市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策略,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亿人次。重点政策包括:推动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世界遗产与文化创意、赛演娱乐产业结合;针对入境旅游推出旅行社组织奖励、景区团体优惠及港澳台旅客门票半价措施;持续举办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等国际活动,并组建“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等区域合作平台,强化全球文旅连结。

+6

“文旅新政”——数据赋能与全球连结的四川模式

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份,要打造旅游产业,必先抓住其独一无二的特色再配以健全的产业政策,四川早就明晰最最吸引的名片是“历史文化”和“巴适生活”,并对特色景点辅以数据分析技术加以深入分析并及时调整。相比之下,香港虽具备国际化基础与文化底蕴,却长期存在以下问题:传统景点与现代旅游项目缺乏有效连结,本土特色文化未能发展为具吸引力的深度体验;同时,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足,以致旅游资源未能整合成具有清晰特色的品牌体系。香港需突破目前依赖个别景点的观光模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旅客喜爱的体验形式,并加强不同产业之间的协作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