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推新策促私营参与北都 发展局︰单靠政府不够力
新一份《施政报告》昨日(17日)出炉,其中北部都会区发展被视为重点项目。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8日)在《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相关措施记者会上强调,北部是香港产业发展与革新的重要基地,发展过程要简化流程、推动发展产业,并采取“多元创新、分阶段推进”的策略。政府将通过资金参与、招商引资和订立合约规范企业行为等方式,主导园区发展以确保政策目标实现。
为加速北部都会区发展,政府将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专责工作组,包括由财政司司长任组长“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由政务司司长任“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以及由财政司副司长负责“规划及发展工作组” 。
简化流程 加速发展
陈茂波表示,政府将透过“拆墙松绑”加快发展速度,并加速《北都专属法例》,包括简化图则审批流程、灵活处理跨境程序,以及推行按实补价,目标是在明年中提交立法会审议。同时,政府将调整规划条例,缩减法定流程,根据产业需求灵活批出土地。此外还将设立“专案统筹办公室”,督导北都项目审批与执行效率。
另外,他表示政府将提供具吸引力的落户政策,包括投资优惠政策包和土地资金优惠包。重点受益行业包括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医疗健康与生命科技,其次为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以及金融科技。
陈茂波强调,现阶段不会订立统一的税务优惠或资金承诺,而是根据企业规模、技术含量、创造就业机会及对香港经济的贡献度,为企业“量身订做”合适条件。他特别指出,关键在于形成产业群聚效应,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落户。
宁汉豪:推1.5级开发 延短期租约至21年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表示,希望促进私营界别参与北部都会区发展,指出“单靠政府不够力”。在项目执行方面,目前发展最快的片区是洪水桥23公顷物流园区用地,将于今年第四季招标并采用“双信封制”。同时,政府将推行分阶段开发模式(参考内地“1.5级开发”概念),这是新的举措,由政府主导挑选合适的商业用地,在5-10年内先兴建临时低矮建筑物活化土地,待区域成熟、铁路通达后再转为永久发展。
此外,按实补价机制将让发展商更具弹性,根据实际商业用途投入相应资金,该措施将于明年第一季起适用于全港工商业用地。“尤其宜家发展商资金紧张,我哋最终目系要(项目)成事。”同时,她指出将延长产业用地短期租约从不超过七年至最长21年,并探索“原址换地”安排,以鼓励私营界别参与。
北都发展政府全资 盈利弹性处理
关于北部都会区的资金安排,陈茂波表示成立园区公司的第一笔专项拨款需获立法会批准,但为保持灵活性和弹性,拨款注资不同园区公司后,将由园区公司决定如何运用。他强调园区公司一定是由政府主导产业方向,符合政府招商引资政策。
陈茂波指出,园区公司将建立完善的管治体系,日后董事局会包括政府、业界及公众代表,发挥监察作用。园区公司每年发布年报,确保运作透明度。北部都会区园区公司由政府全资拥有,盈利也归政府所有,至于政府会否分红,则会保留弹性处理空间。
维持全年2-3%经济增长预测
经济方面,陈茂波指出本港上半年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长约3%,尤其是出口表现亮眼,服务及货物出口均录得不错增长。尽管如此,政府无意调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2%至3%的区间。这一决策考虑到当前大环境变化较大,包括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金融市场波动,因此采取稳妥的预测范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外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