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人志.冯显峰3︱香港长跑百杰名谱的意义 从资料看到大画面
热爱跑步的冯显峰(阿峰)参考台湾跑界的做法,制成香港版的女子和男子半马、全马和10公里3个途程百杰名谱,记录本地历来最快的100位跑手的成绩与名字,最初目标或许只是“素人跑手的努力亦值得被看见”,制作出来既有意想不到的额外收获,例如推动想跑进百杰的市民跑者持续进步,亦可较宏观地看到香港长跑界的状况。
台湾跑界早已有百杰名册,阿峰看得羡慕,“2022年见到,但香港无”,2024年他有份参与的台北马拉松,一条女跑手为晋身百杰而奋斗的影片,让他看得感动,然后亲自动手制作“香港版”百杰,以他哲学家的严谨特质,就算是非正式的民间版本,也广受跑手认同。
跑步人志.冯显峰——系列之三
摄影:夏家朗
香港长跑百杰名谱的意义与价值
阿峰笑言,最初只为“满足自己”,“想知道有多少本地女将能在半马跑进1小时30分内”,他观察到,“香港女子运动员,第二梯队之间实力好接近,疫情后有比较大一群人成绩冒起”,于是先试做女子半马百杰。台湾女子半马的百杰入围界线是1小时29分,阿峰将香港版定在1小时30分,他有感两地跑将实力接近,而且身体条件亦相去不远,因此会是有意思的参考。
有些东西,不制作出来未必了解到它的重要性,“多副眼镜去欣赏不同运动员的成绩,呢个时间其实代表着什么”,横向可对比同年代跑手,纵向可对比不同年代的健将,昔日装备与跑鞋、训练方式和饮食营养均无法跟现今相比,可想而知今时今日仍能高占“百杰”前列的前辈跑者是如何划时代地厉害,为长跑迷增添多一个欣赏角度。
从资料中看到大画面
笔者与阿峰均认同,香港在长跑运动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那怕一时三刻未必可以成绩突飞猛进,近年新一代跑手在不同距离持续有进步和突破,当中不止是顶尖的一小撮,还包括为数不少的市民跑手。
“百杰名册”6个Excel表看似简单,却是跑者成绩获得肯定的证明,阿峰曾意外收到素人跑友讯息,表示会尝试向百杰目标迈进,无形中为素人跑者提供一个确切的门槛目标,推动本地跑者成绩持续进步,当中那份无形的鼓励作用绝不应小看。
百杰每个距离设下门槛 暂只得女子全马“满员”
他不会为填满100人而硬塞名字,为每项距离设下门槛:女子马拉松为3小时15分,半马为1小时30分,10公里为40分钟;男子马拉松为2小时39分,半马1小时14分,10公里33分30秒。
目前3个距离共6个项目之中,只有女子马拉松一项“百杰满员”,阿峰乐见近年本地跑手的进步,尤其是女子运动员,“每次大赛都要update10个、8个”,回看“6、7年前能跑进40分钟内的女仔好少”,如今88位入围百杰跑手,“近3年占超过一半”,证明香港跑手“进步紧,亦进步得好快”,指出“从资料中可看到大画面”。
开始为“百杰”加入比赛鞋资讯
不做不会知道的是,印象中台湾女跑手整体成绩稍胜香港,阿峰整理出来才发现“原本香港Sub 3女跑手多过台湾”,有趣的发现和惊喜,如埋藏的宝藏那样渐渐发掘出来。由此可见,民间整理出来的长跑资讯,只要原则严谨、一致、公平,一样可以具备意义与价值。
基本上每逢大赛阿峰都会在threads出新帖文,更新一下“百杰”状况,并特别标明个别跑手由第几位提升到第几名,可看到跑者的个人进步。有别于台湾元祖版“台湾长跑竞技网”由一群爱好者分担资料更新,阿峰一个人独力处理之下,涵盖的项目和距离自然不及台湾版多,但他亦尽量想出独特之处,开始在榜内加入百杰跑者创下佳绩时所穿著的跑鞋品牌和型号,这点连台湾版百杰亦未照顾到的。
(跑步人志.冯显峰.系列之三——完)
跑步人志.冯显峰1︱无私编制香港长跑百杰谱 素人亦值得被看见
跑步人志.冯显峰2︱为治鼻敏感跑步 哲学硕士重拾自律兼戒拖延症
跑步人志.冯显峰3︱香港长跑百杰名谱的意义 从资料看到大画面
传送门:阿峰制作的香港长跑历代百杰名谱:
https://hffunghk.wordpress.com/category/running/to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