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风|以为香港无7号风球?原来超错 天文台官方揭风球号数真相

撰文: 朵拉
出版:更新:

打风/天文台/HKO/热带气旋/台风/移动路径|天文台预测,高空扰动会在明日(16日)为广东沿岸及南海北部带来骤雨及雷暴,同时南海低压槽或有低压区发展,受其影响,天文台预计本周中期天气转坏,本周四(18日)料有几阵骤雨及狂风雷暴,风力最高达6级,相当于3号风球水平。

大家有没有疑惑过为何有只有1号风球,有3号风球等,却没有2、4、5、7号风球的呢?天文台就曾就以上问题,在官方网页分享过台风信号的进化历史,下文会带大家了解风球冷知识!

👉follow 好食玩飞ig ✈️免费睇旅游饮食攻略

【高德打车1折Call的士优惠🏃🏻‍♀️】新用户只要到指定连结领取礼包🎁即可享高达$200的Call车优惠券!👉点撃连结

天文台表示,本周四(18日)料有几阵骤雨及狂风雷暴,风力最高达6级,相当于3号风球水平。(资料图片/廖雁雄摄)

打风|天文台料周四达3号风球风力

天文台九天天气预报指,受高空扰动影响,明日广东沿岸及南海北部会有几阵骤雨,部分地区有雷暴。另外,位于南海的广阔低压槽上或有低压区发展,并大致移向海南岛一带,受其影响,本周四至周五(19日)天气转坏,届时或有风雷暴,风力最高可达6级,相等于3号台风信号级数,而部分地区的雨势较大。

天文台九天天气预报指,受高空扰动影响,明日广东沿岸及南海北部会有几阵骤雨,部分地区有雷暴。(天文台官方网站截图)

打风|AI风乌预测强风在后头

天文台又指,一个热带气旋会在本周后期于西北太平洋形成,并于下周初移向吕宋一带。据AI风乌预测,此热带气旋或会比前者低压区风力更大,并会移入南海北部,由于有较长时间发展,或会发展成台风级,组织更紧密,该热带气旋有机会在本港以南400公里外横过。

据AI风乌预测,此热带气旋或会比前者低压区风力更大。(天文台官方网站截图)

今次打风究竟会否达8号风球级数,尚是未知知数,不过大家有否想过,为何香港并无2、4、5、7号风球的呢?又有没有发现10号风球无分风向呢?趁著台风来临时,为大家拆解风球冷知识!

天文台早前曾在网页列出风球数字过去的进化史。(天文台官方网站截图)

打风|早期曾有1至7号风球

天文台早前曾在官方网页解释风球数字过去的进化史。天文台指,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最初之用意主要是为了方便航海人士,起初都是以鸣砲及炸药提醒港内船只。

后来于1917年才开始以数字显示风暴情况,当时的信号由1至7号,其中2号至5号分别表示烈风将由东、南、西或北四个方向吹袭本港。

其后到1931年,才正式采用1号至10号的台风信号。其中2号及3号分别表示强风由西南及东南方向吹袭本港,4号为非本地信号,5号至8号分别代表来自西北、西南、东北或东南四个方向的烈风,9号则代表风力增强,10号代表飓风吹袭。不过由于2、4号信号并不常用,就在1930年代后期被取消。

天文台最后于1973年整合5号风球为8号不同风向的信号,此系统就一直沿用至今。

天文台及后亦发现,5号至8号均属风力相近的烈风,仅代表4个不同方向吹袭,公众却常混淆为风力转变。因此,天文台最后于1973年整合5号风球为8号不同风向的信号,此系统就一直沿用至今。

(全文完)👉follow 好食玩飞ig ✈️免费睇旅游饮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