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特会前的中美“初步共识”:“休整”或“休战”还看未言重点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为准备预设在韩国亚太经合会议(APEC)峰会前的10月30日“习特会”,中美经贸代表在吉隆坡举行了两天会议。会后双方表态都颇为正面,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称双方达成“非常成功的框架”,让中美元首再加讨论;早前才被贝森特公开批评“非常不尊重”“不受控”的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则称双方就“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下一步将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大家都知道,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习近平是处事风格极为不同的人物。特朗普见外国领袖,就好像跟名人吃个饭一样,排场十足他就满意,能不能达成实质成果尚在其次--其首届任期与金正恩的多次见面如是,早前他与普京(Vladimir Putin)的阿拉斯加峰会亦如是。

不过,习近平见外国领袖就是要谈成实事,再加上中美贸易冲突也确实有美国不得不马上求解的事情(稀土!),特朗普也不得不以务实的态度去准备这次“习特会”。

特朗普在前往马来西亚与该国、柬埔寨、泰国、越南达成所谓的贸易协议或框架协议之前,也表示他期望能够在“习特会”上达成一个“完全的协议”。

2025年10月15日,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左)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右)举行新闻发布会。(Reuters)

不过,从中美双方代表在吉隆坡会后的表态来看,大家还是有一些“未言重点”,要留待特朗普和习近平亲身交手之后才能解决。

稀土管制 vs 港口费

根据贝森特的说法,中美谈了农业采购、TikTok出售、芬太尼、稀土等议题。他其后在电视台访问期间又表示,特朗普本月初针对中国稀土“长臂管辖”出口管制的额外100%关税威胁“实质上已不在台面上”,又称他期望本年连一粒美国大豆也没有购入的中国会从美国大手购买大豆(按:2024年美国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近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贝森特声言他相信中国将会押后稀土出口管制的实施一年,用来重新评估管制法规。若然如此,中美确实有可能达成“休战”,至少等到来年美国中期选举之后才会有新的重大变故。

在特朗普继续争取诺贝尔和平奖之际,贝森特还称习近平将会和特朗普讨论后者的“全球和平计划”,涵盖亚洲、中东、俄乌。特朗普自己亲到吉隆坡的一大重点就是趁东盟峰会之机主持柬埔寨首相洪马内和泰国总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签署所谓的“和平协议”(按:特朗普声称是由他本人叫停泰柬边境冲突的)。

2025年10月26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图为特朗普在会议上斡旋泰国与柬埔寨签署和平协议。(Reuters)

反观中方的通稿,中美代表谈的是“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重要经贸问题”。

对比中美说法一看,美国强调的是“稀土”出口管制,避谈了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中方则没有指明“稀土”--毕竟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理论上是针对全世界的,不是直接针对美国贸易措施的回应。

同样地,中方特别提到美国本月实施针对中国营运、拥有、制造的船只的巨额港口费,而美国对此却近乎绝口不提。

据估计,美国的新增港口费来年将会为全球十大航运企业带来32亿美元的新增开支,当中中国远洋海运就要承受15亿美元。由于港口费集中打击中国航运公司和中国制造货船,未来将会逐年上升的收费将会对中国商业造船业构成压力,甚至可算是扶持了中国造船业的主要竞争对手韩国和日本。

图为2025年9月15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中美经贸会谈后,于西班牙马德里召开记者会。(Reuters)

相对于美国9月底扩大实体清单制裁范围的“50%规则”,以至是近日公布有可能用来增加对华关税的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相关调查,美国港口费的重要性可能更高。而港口费的问题,也是贝森特早前批评李成钢“不请自来”到美国要跟他谈的最主要议题。

中方避谈稀土出口管制、美方减谈港口费,就显示出双方在谈判上还有一些“未言重点”。中美之间可能已经达成了一系列的交换条件方案,但是最终还是要看习近平和特朗普如何定断。

强硬 vs 坚定

最后的定断牵涉着很多问题:在美西方全力发展中国以外的稀土供应链之际,稀土牌此时此刻必然是中国最强的手牌,其威摄力将会随时间减弱,如果中国暂缓稀土出口管制,他朝特朗普又再激化贸易战,这张牌的实力将不如今日,何不今天就先尝试击倒美国?

美国针对中国船只的港口费,用意就是要一边打压中国占世界超过一半的商业造船业,另一边拉拢韩国和日本来帮助美国重建自身的造船业,这是美国对于产业和国家安全的长期战略部署,强调重振美国制造的特朗普会愿意一下子就扭转这种战略性的政策吗?

2019年6月29日,日本大阪,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左)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举行双边会晤。(Reuters)

除此之外,TikTok、台湾问题等不直接涉及国与国贸易的议题,也有可能影响到习近平和特朗普最后会采取哪一种方式来实现妥协。

这次虽然中美代表都释出了正面讯号,但正面讯号之下依然存在着暗涌。韩国APEC峰会前的习特会,可能只能达成中国贸易战的小“休整”,大家在各项争议问题上暂时拖延押后一下,指示下属继续谈,跟过去几个月的情况差别不大,也有可能达成一个较为长期的“休战”,中国全面押后严厉稀土出口管制的实施,美国也可能在港口费、半导体等其他出口管制作出让步,使双方的贸易关系能够较为持久的稳定下来。

由于中美在贸易上、产业上、地缘战略上、全球定位上都有各式各样的潜在冲突点,要和好是不可能的。按照各自的利益和战略去管控冲突,还是唯一出路。李成钢在中美经贸会谈之后便说了一句“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国维护利益是坚定的”。强硬对上坚定,这场未见硝烟的“战争”还是要打下去的,此刻的差别只在下一步是休整还是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