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燃脂游:健康与经济并行的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旅游与健康的结合成为一种崭新的产业方向。继笔者早前在本栏探讨了“亲子游”的经济潜力后,有友人建议,香港也应考虑发展“燃脂游”——结合健康运动与旅游,打造一个以“瘦身经济”为核心的新产业,从而进一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这个概念看似新颖,但其实在国际及内地已有不少成功案例,香港亦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何不乘势而上,开拓这条新路?
相关文章:
寰海明察|发展亲子游旺丁又旺财
燃脂游的核心理念,是将有氧运动、健康饮食及科学的运动规划融入旅游体验中,让游客在休闲之余,达到减脂塑形的目标。同时,这种模式亦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收益,真正实现健康与经济的双赢。
国际上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巴黎迪士尼乐园的游客每日步行约2.5万步,平均可燃烧1,234卡路里;英国奥尔顿塔主题乐园的游客,单日步行近2万步亦可消耗超过1,100卡路里。这些数据不仅满足了旅客“玩得开心又健康”的需求,还带动了周边配套服务的发展。而在内地,河南济源推出的“春季燃脂地图”,结合徒步及自然风光,不仅吸引了大批健身爱好者,也成为当地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这些实例证明,燃脂游并非单纯的“健康潮流”,而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经济模式。对香港而言,这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金矿。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香港的自然与都市资源相辅相成,为发展燃脂游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条件。
其一,自然与都市的无缝结合。香港虽然地方细小,但自然资源却极其丰富。从麦理浩径、龙脊步道到凤凰山,这些风景如画的徒步路线不仅吸引了本地人,也成为游客探索香港的热门选择。对于爱好高强度运动的人士,这些路线是理想的燃脂场地。而沿海地区如大浪湾、东平洲等,则可发展水上运动如皮划艇、冲浪和游泳,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再者,香港的都市景观同样具吸引力。例如,从中环出发至太平山顶的徒步路线,不仅能让游客饱览璀璨的城市风貌,还能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热量,成为“都市燃脂游”的典范。
其二,健康美食与轻食文化的结合。香港是著名的美食之都,但传统美食如何与健康理念结合,正是发展燃脂游的一大亮点。随着轻食文化的流行,香港可以推出更多低脂、健康的本地美食,例如清蒸点心、低脂蒸鱼、豆腐火锅等,既满足游客对地道美食的期待,又迎合燃脂游的需求。
根据内地数据,超过四成消费者每周至少吃两次轻食,这股潮流同样在香港迅速蔓延。如果能将轻食文化融入燃脂游,不仅能提升游客的整体体验,还能带动本地餐饮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
其三,健康产业与中医文化的助力。香港的健康产业基础雄厚,从智能健身设备到健康食品制造,均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例如,旅游路线可结合健康食品品牌,让游客参观工厂、试用产品,增加互动性。此外,中医养生文化亦是香港的一大特色,燃脂游可融入中医元素,如中药养生茶体验、拔罐理疗课程等,让游客在运动后调理身体,感受本地文化的深厚底蕴。
要将燃脂游的潜力转化为切实的经济效益,特区政府可考虑积极推动以下六个措施。
其一,打造多元化燃脂路线。整合山地、海洋及都市资源,设计适合不同体能水平的燃脂路线。例如,麦理浩径可主打挑战型路线,吸引健身爱好者;大浪湾则可专注于水上运动,吸引家庭及年轻人;而城市徒步路线则结合健康互动站点,提供全方位的燃脂体验。
其二,推动智能化应用。推动旅行社、科技公司开发专属燃脂旅游APP,提供运动路线推荐、热量监测及健康建议等功能,并结合智能穿戴设备,让游客的燃脂旅程更科学、更高效。
其三,结合健康餐饮与本地品牌。鼓励本地健康食品品牌参与,例如推出燃脂轻食套餐,并在旅游景点设置健康餐饮供应站,为游客提供运动后的营养补充。
其四,举办国际健康赛事。以麦理浩径或新界骑行路线为基础,举办越野跑、自行车赛等大型赛事,吸引全球健康爱好者,并带动酒店、餐饮等周边消费。
其五,完善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修缮徒步步道、增设自行车道及水上运动设施,同时通过政策激励,吸引企业投资燃脂游相关领域,并推出交通与住宿补贴,降低游客参与门槛。
其六,激励本地市民参与。燃脂游不应只针对外地游客,亦应成为推动本地全民健身的契机。特区政府可考虑发放体育消费券或燃脂游优惠券,举办社区健步行、亲子运动等活动,吸引市民积极参与。
在全球健康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下,燃脂游不仅是一种健康与旅游结合的创新模式,更是一个推动瘦身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香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的城市设施以及独特的美食文化,完全有能力在这个新兴市场中脱颖而出。
通过整合健康与旅游产业,香港不仅能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还能为市民提供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方式。燃脂游不仅是一个市场机遇,更是一条推动经济多元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香港若能抓住这个契机,势必能在未来的健康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成就一个更加健康、活力四射的国际都会。
作者梁海明是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