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特会|特朗普偃旗息鼓 中国放眼关税之后
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韩国釜山会晤一个多小时后,中美双方确认在吉隆坡经贸磋商中达成的共识:美方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并暂停实施24%所谓对等关税一年。尽管特朗普表示习近平答应打击芬太尼出口问题,预告将在明年4月访华,并且邀请了习近平之后访美,但实际上他已在经济和政治压力下让步,不得不放弃所谓的关税大棒。
特朗普4月发动的关税攻势,一时间提升了个人的政治声望。蓝领拍手,右翼媒体称许其“反击华尔街”。美国人以为这是对全球化的反击,是替“被遗忘的工人阶级”讨回公道,可是关税的刺激作用转瞬即逝,副作用却逐渐浮现——生活成本上升,制造业用料成本上升,蓝领就业创20年新低,消费信心下滑。
高达45%的中国进口税,50%的钢铝关税,使得美国制造商反而失去成本优势。但美国的货物逆差依然超过一半是来自亚洲,中国内地占14%,越南、台湾、泰国、韩国合计占比超过30%。所谓“脱钩”,实质是中国+1再包装。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接近每月1,000亿美元之间,与拜登时期几乎无异。
白宫折腾了半年,结局却是喧嚣过后,赤字如常。 事实上,不少美国人的处境比以前更差。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度在青年与中低收入选民中持续下滑。不管他嘴巴上怎样说,这场釜山峰会已成为其“华丽转身”的最后机会,财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必须争取与中国休战。贝森特若在吉隆玻会谈没有务实让步,就连促成“习特会”的基础也没有。
开打关税战可以随便找一个借口,如今要偃旗息鼓,当然只消一个说词。近年美国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是芬太尼原料的主要来源,特朗普一如外界所料,藉“成功打击毒品供应”为名取消相关关税,可对内宣称“任务完成”,对外则显示“美中合作”的姿态。白宫甚至可以宣称逼使了中国让步,才得以取消关税。但事实上,真正让步的是华府自身:物价压力高企、企业投资信心下滑、出口竞争力受损。 不但要取消芬太尼关税,美方还暂停部分出口管制与“301调查”。在明年中期选举前,他有必要营造“外交成果”的形象。
计较谁胜谁负,本来就没有多少意思,甚至只是一个伪命题。中国的开放政策、发展逻辑,不会随特朗普而起舞。相对于其“五时花、六时变”,正如习近平在釜山峰会所说,中国向来都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与会的外长王毅今年2月曾说“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那显然不是一时文意发作、抛抛书包。不管特朗普要怎样故弄玄虚,舞高弄低,事实证明中国不用激化矛盾,只要让时间发挥作用——因为时间确实站在中国这一边。
4月至今半年过去,美国的关税政策已穷途末路,既未改善贸易逆差,也未带来制造业回流。对全球市场而言,这次“一年暂停”可让企业重新规划供应链,金融市场可预期通胀趋缓。短期内美元或继续走弱,亚洲货币与商品价格将受惠。不管偃旗息鼓是否只得一年,中国也会继续加强自主研发与扩大内需市场,降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如果现在美国没有底气逼使中国委屈,再一年之后只会更加没有能耐硬碰硬。
相比起关税战,釜山峰会更重要在于能否改善中美关系,确保这两艘巨轮共同前行。须知道,美国前总统拜登四年在任并没有访问中国,他与习近平的会晤要么在G20峰会,要么在APEC举办期间举行。2023年习近平若不是为了多边会议而访美,对上一次已经要数到2017年的海湖庄园会晤,而那年特朗普国事访问中国之后,至今已八年没有美国总统访华。
距离特朗普所说的明年4月访华仍有半年,以其政治操作的往绩,没有人能说得准会否出现什么变数。但明年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道主,美国将主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正如习近平所指,双方应该互相支持,争取两场高峰会都取得正面成果,为促进世界经济成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做出贡献。当今世界还有很多难题,与美国——不论是民主党抑或共和党政府——在地区和国际舞台良性互动,是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