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勇|高市早苗践踏中国红线 妄言“台湾有事”必陷日本于孤立
2025年11月,日本政坛再度掀起外交风波。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质询中发表涉台挑衅言论,将台湾问题纳入《新安保法》所界定的“存亡危机事态”,引发中国政府强烈反弹。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随即发表严正声明,重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指出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人民负有历史罪责。这番表态不仅是对当前挑衅的坚决回击,更是对历史正义与国家主权的坚定捍卫。
历史记忆不能遗忘:
日治台湾留下深刻创伤
陈斌华在声明中提及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直指其在1895年至1945年间对台湾人民实施的殖民压迫与文化同化政策,造成深重苦难。从武力镇压抗日义军、强制推行日语教育与皇民化运动,到资源掠夺与劳工征用,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留下难以抹去的历史创伤。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标志着中国人民对抗外来侵略的重大胜利,也象征着中国对台湾主权的恢复。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构成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的历史与法理基础。日本作为战败国,已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承认台湾归属中国——这一国际法事实不容否认。
一中原则是国际共识:
高市早苗妄言严重违约
高市早苗将台湾视为“与日本有密切关系的他国”,不仅违背日本政府历来奉行的一中政策,更与《中日联合声明》精神背道而驰。中国政府早已多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任何试图挑战这一底线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陈斌华指出,日方此举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外交部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与强烈抗议,表明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绝不妥协的坚定立场。这不仅是对当前挑衅的回应,更是对国际社会再次重申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可分割主权的坚定立场。
历史与现实的警示:
切勿重蹈军国主义覆辙
历史证明,任何试图分裂中国、侵犯其主权的行为,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台海局势本已复杂敏感,高市的挑衅言论无异于火上浇油,既损害中日关系,也危及地区和平稳定。若日本执意在台湾问题上越界,不仅将重创双边互信,更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地缘政治风险。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经贸往来密切,人民交流频繁。维护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恪守承诺。日本若一再在台湾问题上试探中国底线,势必将自食其果。
中国政府的立场始终明确: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与外部势力干涉。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地区和平的负责。日本若真心希望成为“正常国家”,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而非重蹈军国主义覆辙。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
引发日本社会多方反弹
高市早苗在国会质询中发表涉台挑衅言论,将台湾问题纳入《新安保法》中的“存亡危机事态”,引发中国政府强烈抗议,也在日本国内激起广泛批评。从政党领袖到前首相、学者、媒体,多方声音直指高市言论“极其有问题且愚蠢”,反映出日本社会对和平宪政与中日关系的深层焦虑与坚守。
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率先表态,直言高市言论“令人震惊”,呼吁首相作出修正以安抚国民情绪。前首相石破茂则从政策延续性角度批评高市,指出历届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均避免发表确定性言论,以维持外交弹性与区域稳定。高市此番突破惯例,无疑加剧了政策风险,也损害了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可信度。
“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强调,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高市言论践踏历史、否定村山谈话精神,违背国际法基本原则。
东亚共同体研究所所长孙崎享则从战略角度分析,指出高市意图挑拨中日关系,推动日本在地缘政治上进一步依附美国;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批评高市是在“煽动危机、为扩军找借口”,直指其言论背后的军事扩张意图。
《东京新闻》社论直言高市言论“鲁莽且轻率”,等同于公开表示“不惜与中国开战”,强调首相不应发表此类言论。《朝日新闻》则指出,高市言论对日中关系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呼吁政府审慎处理。
日本主流媒体的批评显示,尽管右翼势力在政坛影响力上升,但舆论场仍保有理性与制衡力量。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引发日本社会多方反弹,显示和平宪政与外交理性仍是日本政治文化的重要支柱。无论是政界、学界、媒体还是民间,对挑衅性言论的批评与警惕,都是对战后日本和平路线的坚守。
高市早苗的言论再次提醒世人,历史记忆与主权原则从未过时。中国对台湾的主权不容置疑,对历史的坚守不容践踏。任何国家、任何势力若妄图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必将遭到坚决反制。和平不是单方面的退让,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与历史正义之上的共识。唯有如此,东亚方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作者杨华勇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