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升级 “只谈不让”成新博弈姿态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在北京九三阅兵落幕一周后,中美军事与外交高层互动突然密集爆发。国防部长董军9月9日晚间应约与职衔刚改为“战争部长”的赫格塞思视讯;若干小时后,中美外长王毅和鲁比奥也通了话。两场交涉中,中方一面不客气地指责美国图谋遏制与干涉中国、损害中国正当权益;一面理直气壮地要求美方为中美关系提供更多确定性、推动双边关系稳定。

客观而言,这轮接触是两大强国在中国的阅兵“肌肉秀”后,补上此前一直缺席的军方沟通,大家都得吐一吐对彼此的强烈不满,撂重话也是中美恢复军事交流前必摆的姿态。而两国外长紧接著通话,则是为中美元首今年内见面铺路。两组资讯合起来的画面就是:中美不能不谈,但彼此都自认已没有多少可让步的空间,结果就是只谈不让。

不过,国际媒体还没来得及更多关注中美这次交手,就被更惊人的美国新闻占据了视线。右翼青年意见领袖、总统特朗普的铁杆盟友、人称“特朗普青年军总司令”的查理柯克(Charlie Kirk),9月10日在犹他谷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

2025年9月11日,美国犹他州,人们在奥勒姆市中心公园(Orem City Center Park)举行的守夜活动中,在遇刺死亡的右翼名嘴柯克(Charlie Kirk)肖像旁摆放了蜡烛和鲜花。(Reuters)

据《纽约时报》报道,31岁的柯克是特朗普核心圈的活跃成员,演讲与筹款能力都十分出众。他先后创立了保守派青年组织“美国转捩点”和政治行动组织“转捩点行动”,两个组织在2023年的总收入达到9240万美元,大部分为捐款。立场极保守,形象却不偏激的柯克还是特朗普的“青年吸粉器”,为特朗普吸引了大量青年选票。因此,他虽然没有一官半职,却在特朗普1.0时期造访白宫超过100次,并在特朗普第二次胜选后加入一个核心顾问小组,帮忙审查白宫任命人选的忠诚度。

柯克反对“黑命贵”运动、反对堕胎、反对多元性别,主张为拥抢“死也值得”。讽刺的是,他就是在回答一道关于大规模枪击的提问时,光天化日下在3000名观众面前被一枪致命。至今,美国警方还未抓捕真凶,没有认定暗杀行动是出于政治动机、种族仇恨或其他原因,但政治观察者普遍担忧,柯克遇刺是美国意识形态对立急剧恶化的标志,政治暴力升级的新分水岭。

今年上半年,美国已发生约150宗政治动机攻击事件,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包括今年夏天明尼苏达州两名民主党州议员在各自住所中枪,其中一人死亡。柯克遇刺如果证实是左翼激进分子所为,完全可能成为引爆更多政治暴力的导火索。

眼下的美国正处于多事之秋,虽然在军事、科技与国际影响力方面依旧是风光无两,但也同时面临经济衰退风险、债务高企、社会急速分化等问题。在国际上,久拖不决的俄乌战争、加沙问题,包括以色列突然空袭卡达,都有待美国处理。中国崛起的挑战,虽然被称为美国“最全面、最严峻”的挑战,但美国能投入多少精力去对付中国,一直让人存疑。

回到中美防长刚进行的视讯通话。董军与赫格塞思首次直接交手,气氛是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董军对赫格塞思“划红线”表明,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任何‘以武助独’‘以台制华’图谋和干涉都将被挫败”。除了台湾,董军还提到南海。他说,中方致力于与地区国家一道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决反对个别国家侵权挑衅、域外国家蓄意煽乱。总体上,他强调中国“始终专注发展自己,坚定捍卫自身正当权益”,但遏制、威慑、干涉中国绝对行不通。

2025年9月5日,美国华盛顿,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左)在国防部长赫格塞思(Pete Hegseth,中)的陪同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行政命令,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Reuters)

这段表态是在划分势力范围,北京点名台湾与南海,但也承认后者的持份者包括地区国家,认为域外国家的一些行为是“侵权”。赫格塞思则称,美国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也无意寻求中国政权变更或扼杀中国,但亚太是美国的优先战区,美国将坚决维护在亚太的关键利益。

显然,中美对亚太的争夺赛又升级了,中国不会再按兵不动,而是会用语言与具体行动巩固中国的“合法权益”。就在董军与赫格塞思视讯的差不多同时,中国宣布将在有主权争议的南海黄岩岛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强化“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这就是非常明显的行动宣示。

中国军事实力崛起,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未被美国关税击垮,以及特朗普与印度等盟友反目的做法,都成了中国站稳脚跟的喘息空间、扩大影响力的机会,何况眼下美国又爆发新的内部风险。《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8月底访问华盛顿时,采取的立场是“只谈不让”。这个“只谈不让”的姿态,也许不仅限于贸易,还扩及军事和外交,算是新一回合中美博弈的特征吧。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