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臻善|穿梭生老病死・玩味医贤爱你

撰文: 津贴中学议会
出版:更新:

文:明爱马鞍山中学校长曹雪莲
刚从浙江姊妹学校交流归来,旅程中,湿疹带来的困扰让我不慎抓破了皮肤。正当我感到些许狼狈时,一位曾修读医护课程的高中孩子,带著真挚的关怀走近,轻声提醒:“校长,别再抓了,记得多擦点保湿膏哦。”那瞬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孩子纯然的关切,不正是最动人的“医护心肠”吗?这份温暖的问候,也让我深深感到,我们这两年将医护教育作为核心发展方向,是何其珍贵的选择。

服务中培养医护心肠。(作者提供)

我们的心愿很简单: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基础的医护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种下“关怀他人”的种子。无论他们未来是否穿上白袍,我们都期盼这份“医护心肠”能伴随一生,成为照顾自己、守护家人的温柔力量。

于是,我们踏上了成为“医护中学”的旅程。这不只是课程的转变,更是一场关于“爱”与“生命”的实践。

明马医疗保健教育枢纽开幕礼。(作者提供)

课堂里,医护知识有了温度。高中生不再只是研读生物课本,他们分组探索各种疾病,特别著重“如何预防与照护”,然后在早会上,用稚嫩却认真的声音,向全校师生分享。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健康意识的萌芽。他们还会分享如何与病痛中的人相处,以及病患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是生命教育最真实的一课。我们也开设了“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与“健康护理实务应用学习课程”两个新科目,在校内新建了模拟病房和护士站等设施。当孩子们穿上练习服,在那里学习、操作,眼神专注而柔和,我们仿佛看见未来“仁心仁术”的模样。

健康护理实习专室。(作者提供)

而最温暖的学习,往往发生在走出课室的那一刻。每季的“社区康健体检活动”,是孩子们将课堂所学化为行动的时刻。他们曾与圣保禄医院的医护义工携手,为街坊邻里提供检查服务,量血压、做心电图…这份付出,正呼应著香港明爱“以爱服务,缔造希望”的精神,孩子们用行动写下属于他们的“爱”的篇章。

中大医学院运动医学中心教授如何预防运动创伤。(作者提供)

为了让学习更有实感,我们也用心创造了独特的体验空间一一“有价巴士生命体验馆”:运用VR科技,让孩子们透过角色扮演,走进不同的人生境况,而医疗情境就是其中一个场景。学生因而能真切体会病患与家属的感受,同理心在沉浸中悄然滋长。“中医文化走廊”则静静诉说著传统医学的智慧与底蕴。

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转变,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与力量来源:

* 中三的敏莉,在急救课和宠物急救课上,点亮了眼中的光芒,找到了对医护工作的热情,立志成为一名护士。

* 中四的阿祖,在参观医院的殓房后,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而在中大运动医学中心的短期课程后,更坚定了投入运动医学领域的决心。

* 中五的洛仪,在一次次的社区体检服务中,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渐渐懂得如何倾听长者的絮语、安抚他们的不安。这份与长辈相处的“心法”,让她即使未来选择演艺舞蹈之路,也坚定地希望同时成为一名救护员,用不同的方式守护生命。

这些孩子追寻梦想的身影,闪耀著“医护心肠”的光芒,也深深鼓舞著我和团队。我们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耕耘,悉心浇灌更多怀抱仁心、兼具才德的未来种子。

学以致用,服务社区。(作者提供)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深的期盼是:孩子们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学会好好疼惜自己的身心。愿他们懂得,关爱自己,做自己生命最温柔的守护者,是拥有“医护心肠”最美好的起点。这份自爱与爱人的能力,将是他们一生最珍贵的礼物。

明爱马鞍山中学曹雪莲。(作者提供)

作者:明爱马鞍山中学校长曹雪莲
中学校长,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香港科技大学文学硕士,领导校内教师和社工两大专业,不单培育学生在学习上积极主动,更透过宿舍教育使学生具社交能力和爱心,发展他们的领导才能,一起以医护心肠回馈社会。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简介: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成立超过半个世纪,致力提升教育专业发展,组织不同活动供会员学校参与,并就各种教育政策和措施提出意见,成为业界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我们秉持专业精神,追求卓越,致力发展学生的天赋,为香港优质教育贡献力量。